陈东来拨通了黎婉萱的电话。
“萱姐……”
他正想提陈润玉事。
不曾想电话那头黎婉萱却抢先打断道:“你电影的事,我已经报上去了,投不投资得等两天才知道!”
“那多谢萱姐了!”
陈东来道了一声谢,而后道:“其实我找你是还有一个忙要请你帮!”
“什么忙?”
黎婉萱面露警惕。
千万别又是拍电影这样的事。
“就是我有一个堂哥……”
陈东来大致的将陈润玉的事讲述了一遍。
电话那头,黎婉萱沉默了数息后道:“你可以带他来永星试试,我给他一个机会,如果能签就签,不能签就安排他去别的公司!”
陈东来犹豫了一下,道:“行!”
“好了,你最近给我消停一点,好好写歌唱歌,别忘了你现在是一个歌手!”
黎婉萱严肃的道。
“知道了!”
陈东来老老实实的应了一声。
“对了,你那个小说的事也赶紧解决了,这几天又有一些打电话过来骚扰雪柔了!”黎婉萱又道。
“好!”
陈东来愣得回神。
他的确是有段时间没有关注自己的作家身份了。
对于自己那两本小说的印象,还停留在刚从鹭江回来的那时候。
当时《诛仙》在实体书市场狂卖七百万册。
然后许多出版社便盯上了他的《鬼吹灯》出版权。
一些其他的公司也盯上了他这两部小说的版权开发。
就是那时候,黎雪柔代替作家九月的身份曝光,随之手机号也被各路电话轰得换了一个。
黎婉萱当时也给他打过电话,说将这事尽快处理一下。
不过当时他记得K鹅阅读的编辑也打了一个电话,说是要将《鬼吹灯》签一个好合同。
自己正忙着驾校打卡,也就将版权事宜交给了对方来打理。
没想到,这都过去这么多天了,难道《鬼吹灯》的版权还没有卖出去么?
陈东来带着疑惑,用手机登上了K鹅阅读。
不出意料的,密密麻麻的书评和留言未读。
他大致瞥了一眼,这些书评和留言分为三类。
一类就是纯粹的网络键盘侠,不喷两句不舒服的。
第二类就是催更的,之前跟K鹅阅读的编辑沟通过,为了实体书的销量,所以将最后一部分内容设置成一天更新一章。
这速度相比于之前一天两万字的水平,那就是天差地别了。
还有最后一类,就是聊剧情的,这一类书评有一种奇特的现象。
因为在K鹅线上连载的《诛仙》还没有完结,而线下的实体书却已经完本了。
所以这类书评就十分有意思了。
“张小凡最后到底有没有跟碧瑶在一起啊?”
“没有别问了,这个九月老贼啥都没写,大结局就是张小凡跟陆雪琪见了一面,其他的啥也没有!”
“楼上的不要瞎扯好不好,碧瑶怎么可能没复活?”
“不信你自己到书店买一册实体的大结局看看就知道了!”
“我们这边书店《诛仙》没有货啊!”
“那我跟你好好说一下后面的剧情,就是……”
“喂,楼上的你能不能不要剧透啊,有实体书了不起啊?”
“不好意思,有实体书就是了不起!”
诸如此类的对话。
买到实体书的书迷,无形之中就有了一种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