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恺在江南当地官员府邸住下后便就在忙着赈灾的事宜了,此次旱灾不同以往,这次旱灾是早就发生了的,是当地官员知情不报才造成的在这寒冬腊月许多江南的老百姓无家可归,没有粮食可以吃。
这早已使江南的老百姓们积怨已深他们觉得是朝廷对他们不管不问,他们并不知道其实是地方官员瞒着上级,知情不报。所以邵元恺此次前来的目的除了赈灾还有挽回朝廷形象。
第二日,邵元恺起的极早,用过早膳后便急忙的去外面视察民情。了解到以前的地方官员并没有及时的开仓放粮并且向朝廷申报损失。所以邵元恺了解到这件事情之后,连忙通知当地官员开仓放粮,先救济当地百姓。
现在的条件还不能开始赈灾,现在只有局部情况是稳定的,只有等到全局基本的稳定后才能开始进一步的赈灾。现在可以先将江南的周边城镇也设立上粥棚,先救济一些逃荒到临近城镇的灾民。
邵元恺在一步一步的实行他的计划,每一步都很紧凑,不出几日,难民情况基本稳定下来,这时候就要开始城镇建设了,邵元恺和当地官员一起为难民搭建了避灾棚,供难民暂时可以有个休息的地方。
邵元恺在赈灾的时候已经彻底的挽回了朝廷的大部分形象,这让他在江南获得了不少的民心,远在京城的皇帝当然也听说了邵元恺出色的表现,他在心底也是越来越承认这个儿子的办事能力,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儿子了。
皇帝现在在心中也在盘算着了,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虚弱,虽说已经有了太子,但是邵元髆的身子竟然还不如他的父皇,也是越来越虚弱,甚至一连几日病的不上早朝。
此次江南赈灾若不是太叔毓祺先自告奋勇,皇帝是想派邵元髆去试试的,奈何中间有发生了素成公主的事,太叔毓祺也没去成,恰在此时邵元髆竟然也病倒了,若不是邵元恺毛遂自荐皇帝还真不知道派谁去呢。
不过也正是邵元恺的毛遂自荐才让皇帝看到了邵元恺的能力,不仅不比太子差,在所有的皇子中都要数佼佼者了,甚至远大于皇帝自己的能力。
姜淑妃为自己生了两个儿子,能力都不差,奈何邵元青体弱多病并不过多接触朝中之事,皇帝现在有点后悔自己过早的选出太子了,不过选了也是可以换的。
在江南待了半月之后,邵元恺基本上完成了赈灾的事务,而且在这期间他与底层人民一起劳作,亲民的形象为自己积攒了不少的人气,邵元恺决定了,再过几日便就启程回京。
在邵元恺启程那一天,天上又飘起了鹅毛大雪。
“齐王殿下,您确定不再待几日,待到雪停再启程返回京城吗?这大雪路上恐怕不好走。”江南地方官关切的对邵元恺说到。
“不必了大人,多谢大人美意,只是本王的皇姐前几一些日子死在去江南的路上,本王因赈灾没有赶上皇姐的葬礼,本就过意不去,现在得抓紧去皇姐墓前请罪才是,不敢再在路上耽搁了。”邵元恺真诚的说到。
现在在江南人民和地方官的眼里,邵元恺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而且有能力。当然邵元恺真的是有能力,也真的是亲民,对人民是彬彬有礼,可是他对权力却不是这样的,在权力的面前他邵元恺当真做不到彬彬有礼。
“那齐王殿下您路上小心。”江南地方官员行了礼送走了邵元恺。
邵元恺那么急着回京恐怕并不是急着去素成公主墓前赔罪,而是急着回宫,他怕在他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宫中再发生什么变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大雪一连下了好几日,皇帝早就接到邵元恺要回京的消息,一直在宫中等待着这几日大雪纷飞,他已经在去江南的路上失去了一个女儿,他不想也不能在失去一个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