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里的这几年,素萦深刻的知道,皇后娘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还依稀记得,她生下木洵以后,皇后娘娘在云阁里,趁着皇上不在的时候,伸手就给了她一记耳光。
从那以后,素萦便开始与皇后娘娘处处过不去。
“臣妾听说,洵儿还在皇后娘娘的宫里,便来接洵儿回去。再者,臣妾还有些话想与皇后娘娘说……”
皇后娘娘左右看了看,吩咐了殿里的宫人下去了。
当殿里只留下素萦与皇后娘娘两个人的时候,皇后娘娘才沉下脸来,淡然的问道:“荣妃有什么话要与本宫说,现在可以说了。”
“皇后娘娘,如今皇上已经驾崩,臣妾这些年来,思念故国,只望有朝一日,还能回荣国去,看看自己的双亲,还请皇后娘娘允准。”
素萦只是先说了个开头,皇后娘娘就已经让素萦给惊着了。她看着素萦的眸子,不知道素萦这个时候又是想要打什么主意。
“荣妃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荣妃以为,皇上不在了,这诺大的卫国,就已经容不下荣妃你了?”皇后娘娘只觉得,素萦是个极其危险的人,以皇后娘娘对她的了解,她素萦每走一步,都有她的目的。
皇后娘娘的脑海里在思索,素萦此举,会是因为什么呢?
她若是离开了卫国,非旦见不着自己的儿子,而且还离卫国的权力中心越来越远了。
“臣妾不是这个意思,卫国自然是好,别的不说,只要有洵儿在,哪里都是好的。可是,臣妾除了洵儿以外,还有自己的父皇母后。无论将来这皇位是谁的,那都是天意。臣妾的心里,这几年一直都在惦着父皇母后,只想回去看看。”
素萦的话音才落,皇后娘娘便立即一本正经的说道:“不,皇位一定是洵儿的,没有任何人能与洵儿争这个皇位。荣妃,虽然本宫不知道你今日所言,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但是,皇上在临终的时候嘱咐本宫,他走了以后,望本宫能好好襄助洵儿,莫要为难于你。”
“所以,皇后娘娘就因为皇上的嘱咐,才要帮洵儿,对臣妾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温和了。可臣妾看,皇后娘娘并不是这样的人。皇上都已经不在了,又没有留下遗诏,所有的事情,不都要由皇后娘娘做主吗?臣妾不求别的,只要洵儿平安长大,皇位不皇位的,是他就是他的,不是他的,得到了,也只是傀儡而已。”
素萦的心里始终都记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只因为一句话,就能让皇后娘娘性情大变的话,皇后娘娘怕是早就已经死在宫廷斗争之中了。
皇后娘娘不禁冷笑了一声,看向素萦的眼眸里还透着几分诡异的笑容:“果然还是荣妃,虽然与你这几年都不太和睦,但还是你最知道本宫是什么样的人。这话,本宫也就不与你兜圈子了,如今朝中的大势归谁,还很难说,你还不能离开卫国。”
素萦万万想不到,皇后娘娘居然开口就拒绝了自己。可是,素萦不知道,这件事情,还能不能有什么转机呢?
站在皇后娘娘的立场上想,如果素萦回了荣国以后,卫国就只有她一个太后,无论是对于朝堂的控制,还是对于木洵的控制,素萦再也不会与她争什么了。
“为何?皇后娘娘,臣妾也想过,若是臣妾离开了卫国,回了荣国去,那皇后娘娘就不用再忌惮臣妾了。荣国,将来也只有您一个太后,而不是东西两宫太后 。”
而皇后娘娘的心里,却并不是素萦这样的想法。对于素萦这样一个敌人,真正的胜出,在于她是否控制了素萦,而不是素萦消失在卫国。
只有你在卫国的宫里,本宫才能知道你每天都在做什么,若是你回了荣国去,就离开了本宫的视线,也就不知道应该要如何防范你了。
“荣妃你说话还真是直接,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来,看来你还真是思乡心切。”皇后娘娘的脸上露着淡淡的笑容,心里还在琢磨着,她这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如此急着回荣国去。
是荣国于她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还是她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目的?
“臣妾就与皇后娘娘说实话吧!这些年来,臣妾在宫里与皇后娘娘明争暗斗,这心里,着实是累了。皇上也不在了,臣妾这余生也只有洵儿这一个儿子了可以依靠了。可是,说句真心话,卫国再好,臣妾这心里也虚得慌。还请皇后娘娘允准,让臣妾回荣国去吧!”
素萦走到了皇后娘娘的跟前,突然就下了狠心,跪在了皇后娘娘的跟前儿:“皇后娘娘,此事,只当是臣妾求皇后娘娘了。从前若是臣妾有哪里做得不好的,又或是让皇后娘娘心里不痛快了,全都是臣妾的不是,臣妾给皇后娘娘赔不是。”
皇后娘娘长叹了一声,看来,素萦这回荣国的决心是已经拦不住了。既然如此,那皇后娘娘也就不留素萦了。只是,皇后娘娘可得用些别的办法,让素萦这一离开卫国,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