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且说了两个字:“船坞。”
弃之和阿莫交换了一个眼神,为杜且思虑之周详深深折服。沈家的船坞确实是极佳的隐藏之地,那里占地极广,而且据说还有地窖,可以做到瞒天过海。
“至于人手,我想过了,与风行号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些船工水手,他们几次向沈家讨要抚恤,我虽然都答应了,但也不能继续无限制地满足。事已至此,他们不愿再出海经历磨难,但总要学会一二技能,教会他们,继续为我所用,总好过招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来得更适合。”
这是杜且的想法,她需要得到同伴的支持。因为连她也没有把握,新手是否可以在短期之内成为熟练的工匠,并且能做出章葳蕤想要的香品。
章葳蕤陷入沉思,她觉得此计并非不可行,只要有人手,她把香方的配比全都一样样地过秤,最后切分成形,也不过是最简单的操作而已。
“我还需要有人研磨香料,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首先要切割香料,再进行研磨,这都需要熟悉的技巧,并非简单的一蹴而就。若是单凭这些新手,只怕是来不及。也不排除这些人当中是有天赋的,但风险太大,这是思归的第一批香品,还是要慎重。”
这确实是摆在杜且无法规避的问题——没有香工,没有可以信任的香工。
杜平悄然推门进来,对杜且小声说道:“禀大娘子,门外来了五名香工,说是大夫人让她们来的。”
罗氏?
罗氏早年支撑沈家,在泉州城的海上贸易也是颇有建树,但她一心养大两个孩子,并无开拓沈家的打算。因为沈家的关系,她与各大商户都有着良好的关系,这也是顾衍能把杜且的动向送到她手上的原因之一。而她现下认识到顾衍乃是从中挑拨,她与杜且又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她自然不会拆自家的墙角。
在她一早要离开时,听闻思归香坊出的大事,询问此间干系,当下叫人找了五名已经退隐的老香工,说服她们前来帮助杜且渡过难关。但这也是在帮沈家,在帮沈容。
但杜且承了罗氏的这份情,沈容的事情她不能不尽力去办。但她此时已经无暇他顾,只想尽快解决眼下的困局,让思归香坊的第一批香品能准时交货。
翌日,杜且与那些水手船工于隔日到沈家船坞见面,简单说明她的来意,只要肯留下新学一门手艺的,她会保证不会再有风浪,不会再有生死难关,只会是平淡而单一的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三餐四季,总是能平安渡过。
到场的二十名水手船工,其中有十五人愿意,并且拖家带口,愿意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常驻船坞不离开。
剩下的五人,杜且让他们去了弃之的牙号,跑脚搬运,总是能养家糊口。
这也是她最好的安排了。
至于这些人是否得用,就看章葳蕤了。
离开船坞后,杜且的马车在离沈家不远的地方,被傅家的马车拦住了。
“姑父这是要讨债吗?不如回沈家再说。”
傅青山却恭敬地上前,“我来与大娘子讨一桩买卖。”
不是谈,而是讨。
说明傅青山不是要与她商量,而是志在必得,不容她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