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在云九听来却是极为的不舒适,科举选官是天子最得意的选拔制度,到秦沐嘴里出来却变成了不道德。
他的眼神微微变化,但秦沐并没有看到,继续着她的理论。
“识字的人穷尽一个县一年才占到总人口的多少?怕是百分之二三都不到!那秀才举人呢,一个州才多少?就是这么有限来之不易的读书人,还要在科考途中经历各式各样的耗损,那等拔尖的学子死掉了,这难道不是朝廷的损失不是百姓的损失?”
云九看着秦沐口若悬河,她身上那种陌生气息,再度令他震惊。
同样的问题也有别人说过,但在本朝已经成为遵循古制的惯例,几乎没有人再敢发出同样的疑问。
“站在皇帝的角度,还觉得官员挺多,反正三年一选,没了再选。如果没有中间耗损掉的,那选官的可选择范围是不是更大一些?拔尖的一撮没了,是不是就只能矮子里面挑最高的?”
秦沐的道理乍听刺耳,细听之后发现又有些道理。
只是云九也有云九的观点。
“朝廷并没有那么多的钱财和精力来做这些。”
秦沐冷哼一声:“所以文盲才会遍地走。”
云九被哼到心里去了。
“那依沐儿所见,选官应该如何?”
“至少应该提高考场环境,如若实在要穿单衣,那就时间往后调一到两个月。考场里的屋瓦进行修缮,恭桶移到考场外。要保证考生的人身安全正常发挥不会受到影响。”
秦沐提的这几点要求都不太难实现,只是缺少有心的知县知府那么去做。
“朝廷选官应该减少无畏的牺牲,上限和下限也该有标准。而不是放任书生蛮考硬考死考,人生的出路不一定要所有人都当官。”
秦沐见云九在用心听,又不太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我就是说说。我也知道一朝之事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转。”
归纳起来还是时代的选择,心有余而力有不逮。
“当然,要是一个朝廷在原有的基础上不能改善并提升百姓生活质量,那不过是重复了前人所走过的路,并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纪念的意义。”
秦沐的这句话如同重锤击鼓,云九的神魂都禁不住摇晃。
是啊,朝代的更替如不能带来进步,那就是实打实的重复和倒退。
以前从来没有谁能对他说出这般醍醐灌顶的话。
“沐儿,你来的地方真不是天界吗?”
在云九看来秦沐的思想过于标新立异,是在人世间很难存在的。但不得不说,这些奇妙的论调,本身上很具备煽动性和吸引力。
就如同秦沐给他的感觉,善良又矛盾,有时候又非常的固执己见。
一下子说太多了,秦沐有点懊恼,虽然她现在信任云九,但也不能肯定以后的云九还是今天的云九。
“你要理解的话,可以想象成大同世界。我说这些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出的一些善意忠告。”
至于天界,谁知道有没有?
大同世界是人间理想,云九对秦沐所在的国度更好奇了。
“我以为大同世界不过是先人杜撰,没想到竟然真的存在。”
云九惊叹不已,如果秦沐是从大同世界来,那么她身上的神奇医术,高超厨艺,超前的见识,就都可以解释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