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日的串串卖完了,一根都不剩了!”
“好,收拾完了没?没洗的碗先搁盆子里,我们回来再洗。”
叫大家一起跟上,到西市买了一筐鱼,又到东市买河虾。
“渔翁,你就只有这些河虾吗?”
“是啊,河虾不好捞,能捞到这么多已是运气了。到以后天气寒冷,河虾只会更少。”
元娘看了看篓子,“这么点还不够做两盘的,这可怎么好?”
其他人也都知道,铺子里的荤菜就那几样,而且还是缺少不得的主菜,这若是少了虾,虾丸就做不出来了。那不就少了一个可供人选择的荤菜?
“不急,我自有别的打算。”
秦沐到了猪肉摊前,买下两块肉,合在一起十来斤,要了她一百六十多文。
肉类着实太贵了些。
“老板,你这边买猪骨是何价?”
一般的猪骨是不给零碎割下来的,可这里是远安城城东,面对的客人多是些有钱有势的居户,居户们有钱又随意得罪不起,自是瘦肉肥肉猪骨,都是拆分了的。
“十二文一斤,夫人可要?”
这么贵,虽然猪骨比猪肉便宜,可这个价格实在高攀不起。
“猪肚呢?”
“十二文一副。”
还以为猪下水和边角料能卖得烂便宜些,但她还是太低估了古代人荤菜稀缺程度。
哪怕如今的猪肉阉割技术有广泛外传,但由于阉割后感染致死率较高,多于半数养猪人舍不得小猪夭折,所以卖到民间猪摊上的猪肉味道并不算好。
但就是这么不好吃的猪肉还能卖到这么高的价钱,可见肉类有多稀缺。
“老板猪脆骨给我都包起来,我还要这些猪排骨,两个猪肚。十文一斤,可成?”
“你都要?”
“是。说不好我以后还会常来!”
元娘在后面拉秦沐的衣袖子,满脸着急。“骨头上面没有肉,可莫糟蹋钱了。”
而且猪骨压秤还不好吃,卖十文在元娘看来不是欠肉想吃得厉害,谁会花钱买猪骨头吃,连点油水都没有。
肉摊老板回过味来了。“你家是开食肆的?”
秦沐点头,拿手轻拍了元娘一下。
“两文不多,我们这个买卖能不能谈谈?”
“你既然要,我行你个方便便是,下回来还是做下回的。”
秦沐不纠结没谈成长期合作,猪肉并不愁销路,若是到节气和年底,那价钱还会往上升,猪肉铺老板不愿谈,便也是这个理。
看秦沐把钱数了出去,元娘急得要上火了。
“你怎的劝不听呢,吃客们可都嘴刁眼毒着,到时候卖不出去我看你怎么办!”
秦沐好笑,把猪骨猪肉摆到板车上。
“先把这些拉回去。”
几个人送了一趟回去,秦沐又带着他们买第二趟,买了一腿羊肉,一只鸡。
数了数,光是荤菜的进货就去了八百多文。
“二虎小毛,我有个事情和你们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