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上京,天下承平。
朝廷着人挑选了一个紫薇星重回主位的日子,也就是在回京的第五日,正式开设早朝,帝重回太极殿。
凡从前清廷入住宫殿种种改名,隆武皇帝均恢复原名,史称拨乱反正。
并下令,所有百姓必须蓄长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坏。
种种举措,一来表明了朝廷的正统地位,二来是更加不承认清廷的存在,认为他们是鸠占鹊巢之辈。
这种小小的改动,却是极具有政治意义,皇帝回京仅仅不到半月,天下降将易帜如牛毛,先前归附清廷的将领纷纷又投靠了明廷,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第三个…无穷无尽个。
一时间,各地的反清运动如火如荼,纷纷要杀几个清清廷将领来立立功,做一个投名状。
而这一切,也正和朱聿键之意。
他与岳昭细商过后,一致认为摒弃前嫌才是正道,所以全盘接收了降将。
同时又赏了苏云生不少好东西,作为非常有代表性的姜襄,自然也不能落下。
朱聿键不仅给姜襄重修坟冢,还封他为忠烈候,惠及子孙九代,还亲自命人编纂姜襄之英勇事迹,此举正可谓是昭示了天家皇恩浩荡。
同时也在侧面鼓励了那些前来投奔的降将,这些人见姜襄苏云生如此,心中对明廷也就更加放心了。
又过半月,当初投降之将领几乎有八成之数,重新易帜。天下局势陡然发生了断崖式的倾斜。
这些,也正是岳昭喜闻乐见的。
朱聿键登宝三日,没做别的事,首要的就是封赏。
可别小看了这事,封什么,怎么赏,方方面面都透露出皇帝的偏好。
“降将太多,亦是令人头疼。”朱聿键捏了捏眉心,脸上布满了疲乏。
岳昭紧坐下侧,闻言苦笑连连,想起每年年底堆积的问候信,亦是心有体会。
“你瞧瞧,飞将你来看,这些人啊,还真是哄着朕玩呢!”朱聿键连看了三四个折子,差不多的问题折磨的他头晕眼花,他愤愤道:“这些人想的倒好,一句话就想要恢复原来的官职,若不是天下未定,不好令群心浮动,朕必然二话不说,先杀之而后快!”
三言两语的愤怒,若有若无的透露着埋怨,岳昭只听一耳朵便知道皇帝所言为何事了。
降将归附固然是有利于天下一统,民心稳定,但问题是这些人回来了,又该安排到什么差事上。
要知道,如今朝廷上下的规模监制,在朱聿键几年的矫正恢复下,已经处于刚好满员的情况下。
虽不比盛世里人多,闲散官员也多,这时候是处在刚刚饱和的程度。
而大量的降将归附,便意味着这些人会重新纳入编制,与之前良好的监制发生一定冲突。
就好比说,这个位置本来是只需一人,但现在可能有两个或者三个官员处于同一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