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五谷丰登,桂花飘香。
因为海上倭寇与清廷的麻烦解决的利索,是以在中秋节的时候,岳昭便将各地驻守的大将召了回来,还允许他们携带亲子女眷,美其名曰共浴天恩。
这一日,各地都洋溢着一股热闹劲,更不用说京师的繁华了,家家户户设瓜果供于庭前,面饼皆圆,上刻雕花栩栩如生,秋风一吹,扫去了一年到头的劳作之苦。
永安元年的第一次中秋,无论是朝廷亦或是宫中,都重视非常。
当日的一大早,成安的身影就在琉璃瓦下映了出来,按着礼仪表单,他指挥的忙中有序,大到确认每位大臣及其亲眷的人数、座次,小到审查每样菜品所用上的盘子与酒樽。
只听得外头的时间到了点,成安这才用帕子抹了抹颈上的汗,润了两口冷茶:“时辰到了,去岳大人府上递话。”
一旁递茶的年轻宦官点了点头。
成安道:“今日不能掉以轻心,别人去不行,你是我儿子,亲自去一趟,换身干净利索的衣裳,也好向岳大人讨个彩头。”
那小宦官道一声是,旋即便放下茶杯,麻利的转身出去了。
待换过一件干净的衣裳,小宦官大大方方的出了宫门,轻车熟路的来到岳府宅邸,恭敬的叩击了两下门扉。
里面的仆从探出头来一看,便带上了三分笑,将人引了进来:“大人一路辛苦。”
小宦官道:“不辛苦,不辛苦。”说着他将头往屋子的方向探了探,意思明朗。
那仆从便说:“劳烦大人小坐一会,里面岳大人正忙,不许人打扰。人刚进去没多大功夫,稍作一会后,再去通禀。来人,上茶。”
小宦官一怔,旋即客套的笑着说:“客气了客气了,我坐一会,不打紧。”说着他微微抬头,看了看天泛着青色的天:“原来大人也起的这么早。”
那名仆从闻之笑了笑。
屋内。
因着天还没有大亮,屋内的烛火足足燃了十多根,这才把这片地方显得亮亮堂堂。
一向通畅的屋内此时却显得十分拥挤。
香案与圆角八仙桌被裁撤掉了,换成了几把交椅,椅子大概有十多把,都坐满了人,还有一些人纷纷站着。
人高马大的男人可不就让屋子变小了么!
所有人目光都亮晶晶的盯着岳昭。
这种时刻,岳昭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心绪汹涌澎湃着,任何语言都显得异常单薄、轻浮。
他的目光诚挚又平和的一一望了过去,眼底星星点点的激动不必强调,已经溢于言表。
座下左右第一人,分别是张信达与董老七,紧接着是石太平与诸葛云,其后是杨之柱、毛易、田见秀、李锦、苏云生等人。
一旁站着的,岳昭也都一一看过,都是正值壮年的好汉。
邝记方静静立于岳昭一侧,此刻目光掠过这么多人,心中微微一震。
所有人灼热的视线都汇聚到了岳昭身上,十分期待着岳昭的发言。
岳昭微微一笑,道:“一路披星戴月,辛苦了。”
张信达眼眶一红,用力的点了两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