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深夜,不眠不休,尚在计划如何吞掉大同县的多尔衮收到了一封从京师加急传来的密信。
同一时间,从大同传递出来的投诚书也到了多尔衮手上。
但就偏偏这么一前一后的差别,多尔衮已经无心再看第二封。
他惊诧的面若死灰,自诩的每临大事有静气也荡然无存,整个人猛地跌到了空荡荡的椅子中,手里紧紧握着一封信!
一个惊人的噩耗。
——他的巩固兄弟,多铎病重垂危,命在旦夕之间。
不日就会身死道消。
大清王朝诸位猛将之中,狂上加狂的那位十爷,或许在今夜明夜又或者某一个白天夜晚,就会消失在浩浩荡荡的天地之间。
多尔衮头一番惊诧过去以后,其后便是心中的一片茫然。
这些相熟相知至亲,接二连三的的离去,多尔衮仿佛孤身一人,独自持刀在这天地间苦苦支撑。他却不知该劈向何方。
这些怅然若失的情绪在心头盘桓了片刻,很快多尔衮便意识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
进,他却不能不去看多铎最后一眼,毕竟兄弟情义摆在那里,他如今已经到了年纪,心中渐渐明白,再大的军功成就也抵不上人心的稍许欢愉。
然而退,他也不能全然置大军于不顾,眼前大同整府沦陷在即,大同县孤守一城,举步维艰,正是他们一鼓作气的好时候。
这时的多尔衮,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来用。
次日,阿济格临危受命,代行督师一职,交待好一应事物以后,多尔衮连夜快马加鞭,赶赴京师。
至于那封投诚信,则入泥牛入海一般堆积在了多尔衮高几丈的层层案牍奏折之中。
阿济格为了自证英勇,率军贸然攻下了大同府除大同县以外,最后一座城池,左云县。
左云县一经攻下,大同县内人人自危。
王振军亦是慌乱了阵脚,眼见他的投诚信杳无音信,多尔衮是既不回复,也不拒绝,弄得他日日夜夜忐忑不安,再加上城内逐渐有暴民出现,城外又有其他人虎视眈眈。各路士兵忙着抵御城下攻击,找姜襄一事,就更加没影了。
一日,王振军忽然收到了一封信,落款为刘伟,他细细看过以后,这才知道,这是写给姜襄的。刘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将信送了进来。
信中写城下已有六万人聚集一处,正一同商量吃掉主力,直奔京师,让姜襄不仅不要担心,还请他共襄大举,里应外合。
看完这封信,当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王振军双腿发软,颤抖不已。他这下可真成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王振军看了这封信,又迟迟没有得到多尔衮的回复,当即自己吓自己,惊出了一场热病。
以往见姜襄唯唯诺诺,犹豫不决,甚至还因此患上了时而疯疯癫癫的症状,王振军心中就暗自鄙夷不屑。
就凭姜襄这种酒囊饭袋,败絮其内的家伙,竟也能指挥他?
但是今时今日,易地而处,王振军总算明白了姜襄之苦。
不过他总要是比姜襄症状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