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军原本心中苦守的念头就没有那么沉重,本来么,这一切都是冲着姜襄去的,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城中到底有多少粮食,都是一个未知数。苏云生曾说得“最少能坚持四个月”究竟是为了安抚众人所编造的谎话,还是真的如此。
自苏云生逃走后,王振军顺位还真接管了部分事务,但最为重要的,姜襄却是谁也不肯说,每日自有亲兵随行左右办事。
这不明不阳的,叫王振军如何放心得下,今夜趁此机会,王振军刚刚好来探探口风。
弓箭短缺的事,此前苏云生早跟姜襄提过,这是圣人来了也没办法解决的事,不过苏云生也曾提出过一个比较迂回的办法。
将城中百姓铁制物全部收缴起来,效仿秦皇,聚之重铸,此办法是劳师动众,收效甚微,稍不留神,还容易引起百姓不安慌乱,但最后时刻,也不失为一个法子。
当时姜襄认为没有必要,便没有叫人折腾下去。
今日王振军再来一说。他犹豫了几下,最终办法说了出去:“城中铁器,均聚一堂,召集巧匠日夜不休,赶制箭羽。”
很快听到了解决办法的王振军,神色一顿,心中并不关心办法有没有实用,只对姜襄这坚决的态度弄得心烦。但他仍然是拱手恭维道:“大人好主意。”
恭维完了,王振军面露难色,不紧不慢道:“只是…就怕这样做,也是杯水车薪,实不瞒大人,这几日我清点核算时,发现报上来常有弓弦损坏的损耗,我仔细一查,原来才知,是之前负责管事的人懈怠此事,没有按照规定,每三天往弓弦上涂抹一层油。”
“说来这件事,还要请大人降罪,这样大的事情,我竟然是堪堪查出来,造成了近百只弓被崩坏,实在难辞其咎。”
这件事可大可小,但总是让姜襄的心情再次跌落一个台阶。
他并未先责怪王振军,他再糊涂也知道,之前都是苏云生负责这些的,但死战在即,竟然还能出现这种事,由不得心中的一团怒火,姜襄冷冷的问:“负责此事之人呢?”
王振军忙说:“都关押起来了。”
姜襄马上厉声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列阵在前,还能发生这种事!把有关此事的,按贻误军机罪论处,通通于军前斩首!要杀一儆百!”
王振军连连点头称是。
姜襄怒火冷静后,心中挂怀,不免又问了今夜阿济格攻城的其他细节,王振军有意无意的邀功道:“阿济格骤然攻城,我一听说马上赶了过去,于城上喊话,阿济格虽攻势勇猛,但咱们也不是颓势之军,很快阿济格便自讨没趣,率军离开了。”
姜襄连连称好,夸了王振军一番,顺道也把阿济格骂了个狗鼻子朝天。
王振军心中微动,不求一个答案,必然是忐忑不安,他见姜襄神色渐平,便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前一周的发下来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明日是否需要我领人去分粮?”
姜襄一听,神色陡然严肃了起来,心中警铃大作,他冷冷的说:“不必。叫原来的人去弄,你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