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襄言罢,用手蘸了茶水,往桌上写了一个字。
“反!”
卢宁一看,顿时一笑,点了点头。
姜襄下定决心以后,行事雷厉风行,立刻命令所有将领关闭城门,囤积粮食,做好一切战时准备。
一旁的苏云生心有不安,觉得姜襄是否疑虑过重,但又一想,多尔衮与阿济格的所作所为,历历在目。
姜襄的罪名一日不除,只是额外赦免,这便是抓住了姜襄的一条至死的把柄,想让姜襄什么时候死,他就得什么时候死。
对于此,姜襄的举动也能理解,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愿意拿自己的命去堵呢?
但是唯有一项,苏云生不得不硬着头皮提醒姜襄:“大人,公子还在京师……”
姜襄眼中悲怆。
当日有降将反清,多尔衮为了抑制这一现象,便让各路降将把自己的嫡子献入宫中,称是为皇上身边护卫,日夜陪伴。
多尔衮把这说得如同天大的恩德一般,但谁心里不明白,这是送了一个质子过去。谁要再造反易帜,也该掂量掂量!
但是显然多尔衮对于这些人是不太了解的,或者说这一招甚为平庸,毕竟要想造反的人,他还管什么儿子?
就是让努尔哈赤来选,他都不可能因为一个儿子,放弃所有计划,包括自己的命!
所以姜襄亦是如此。
苏云生只见他痛苦了一会,随后又挣扎着的低语道:“成大事者,岂能被儿女情长所牵绊!”
苏云生闻言,便不好再说了。
毕竟这是人家亲爹,亲爹尚且如此,更何况他。
只是心中无不对这位自小一起长大的兄长有了几份恻隐的同情。
“姜升啊姜升,来日去个好人家吧……”四下无人时,苏云生低语呢喃。
他却不知,远在京师的姜升,待听到自己父亲遭反以后,便毅然决然的赴死了。
当日四下无人,姜升偷听得知,少年一腔赤胆亦为父亲自豪,写下一封绝笔信后,拔出长刀,慷慨就义。
迟来一步的多尔衮气愤至极。
“为什么不看好他!”多尔衮难得破口大骂
他原是不明白为什么姜襄会突然造反,按理说这人应该被敲打的非常听话才对,但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多尔衮便知道了其中关窍。
这个姜襄是太害怕了!
几乎成了惊弓之鸟,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吓得半死,自己忽然调动兵马上去驻守,岂不是让他以为是围攻他的?
姜襄这个怂货,总是在不该硬气的时候异常硬气!
想通以后,多尔衮便立刻来找姜升,想通过他解开双方的误会,谁知道怂货的儿子却是个勇者之心,多尔衮几乎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