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整件事都源于一场好心。
多年前,卢宁初登大宝就面临着不少遗民前来投奔的棘手问题。
这种问题,向来见仁见智。
如果是武断一点的,选择全部杀掉,威慑他们,让他们不敢再来。
再不知世事一点的,干脆一股脑收进城中,关于此后会出现的粮食不够吃,或者治安不稳定上升的问题,容后再议。
偏偏卢宁是个出奇追求平衡折中的人。
他所求的折中是什么?
是既不想违背自己的意志去杀掉手无寸铁的百姓,也不想造成城中百姓的负担。
所以,卢宁提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想法。
卢宁给大家发放牙牌,帮他们联系做工,最好是包吃包住,让他们能够活下去。
这样想,多么美好。
然而现实狠狠给了卢宁一刀子,有一次,这些流民之中混进来不少土匪,他们伪装成流民,堂而皇之的进了城。
趁着夜色降临,土匪劫掠了一户人家,不止将人家家里搜肠刮肚了个底朝天,甚至就连人家的姑娘都不放过。
这种恶行,自然遭到了激烈的抵抗,土匪一时凶性大发,顿时杀了一家老小,又放了一把火,趁乱跑了。
这件事被卢宁知道了,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并没有想停止对流民的接纳,反而是认为之前制度的不完善,所以发生了这样恶劣的事。
于是,卢宁苦思冥想,力排众议,想出了一个地方叫——明芳。
他把这些流民集中管理。
然而,这也就发生了一个问题。
这些人的粮食怎么办?
让他们去做工?
由人监管着,晚上必须回明芳来休息。
但,令人无奈的是,自从发生了土匪混进流民里杀人劫财的事情后,大部分小有资产的商贾都不愿意雇佣他们。
哪怕他们只要一顿饭。
但是对商贾们来说,雇佣谁不行,他们这些活不少本地人抢着干。干什么非要冒着危险,把脑袋放在他们的刀子下,雇佣他们。
而且,所有官员也十分反对用官府的库粮接济他们。
可就当卢宁几乎走投无路之际,登州府项家新上任的家主项之找到了他。
他告诉卢宁,一切都有缓和的余地。
项之笑着说:“我听闻大人正在明芳的事发愁,我家老爷子与您也算是莫逆之交,他在世时也十分欣赏您。”
“即便他现在不在了,可卢大人如果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只要我项家能做到的。”
卢宁面对项之突如其来的热情,没有多少防备,没一会就把自己面临的问题一一说了出来。
当时的卢宁是真的想让这些人略施援手。
项之闻言,早有预料的笑了笑“我当是什么事,原来如此。这样吧,卢大人,我明早让人点两袋粮食先拿过去。”
卢宁闻言,当即大喜,他还真以为项之是因为项北风缘故所以对他慷慨的施以援手。
没想到,忽然有一天,卢宁在点查明芳造册登记的流民人数时,忽然发现,在明芳里登记死去的女人未免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