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不足,可以成为掩盖他逃走的优势,也是他爬下山的劣势。
柴信中正小心翼翼的往下走时,忽然察觉到西侧几个隐隐绰绰的人正慢慢靠近。
“大人,你看!”有人惊喊
吓得柴信中立刻低声嗤道:“闭嘴!柴信中已经死了!”
…………
岳昭仔细看了看送上来的尸体,笑意未减。
心里一阵腹诽。
他奶奶的,这柴信中吃定了这里没有认识他的人了,什么东西都敢拿来糊弄老子。
这么喜欢装,等会让你装个够!
这时,西侧的刘元已经靠拢了柴信中的人。
刀剑相争的吭鸣伴随着马匹的嘶鸣声此起彼伏。
不知过了多久,刘元的一千人马这才牵着战马将俘虏带回。
“大人,您真是神机妙算!”
刘元大大咧咧的将人往前一压:“我们去的时候,这些囊货果然想逃跑。”
“结果啊,被我们一通收拾。”刘元松了松肩膀说:“这些人,也还算是有些战斗力,童平贵他们吃亏还真不算冤枉。”
岳昭点了点头:“可知道哪个是柴信中了?”
“这个不曾得问。不过我方才听到他们叫‘大人’,想必叫的就是柴信中,应当就在俘虏其中。”
要刘元说,直接都杀了省事,这样还稳妥。
岳昭细看过战马后点了点头,这年头马匹难寻,能作战的马匹更是难得。
其实明朝开初的时候,朱元璋对养马非常重视,还弄了一套官民联合养马的政策,行之有效,当时国家可用马匹数量在九十万匹左右。
九十万匹,几乎不亚于唐朝鼎峰时期的数量了。
不过自朱棣后,明朝没有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马匹这一块也就松懈了。养马费钱费力,用的地方也越来越少,官方对马匹的重视度就低了。
以至于后来朝廷打仗,都需要从胡商黑市那里购买。
现在,骑兵绝对是千金难求的地步。
岳昭这一仗,收编了不少战马,心里自然高兴。
面对这些俘虏也表现的很宽宥。
“我知道,刚才那个不是你们的副总兵。我也知道,你们也是受了军令,可以理解。刚才的许诺不变,任何人想回家可以发放盘缠。”
“现在,我只有一个要求——柴信中。”
岳昭目光如利刃一般,环视过众人,知道这些人也并非是什么三贞九烈之辈,利诱完了,自然有威逼这个环节。
“如果你们都不说,那我只好取了你们所有人的脑袋。”岳昭道:“反正他总是在这里面,逃不掉的。”
其实非到不得已,岳昭并没有存了杀人之心。
说到底,这个人,也算是个人杰,情况允许也可以重用!
岳昭的话音落地,在一群俘虏中便掀起了热浪。
大家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就在岳昭失去耐心的时候,忽然有个人站了出来。
“怎么?你就是柴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