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启这名字,岳昭听得有些耳熟,心说这人不是在后世被那所谓的十全老人,给立在了贰臣传乙榜之中吗?
想来也是一个降完大顺,然后又投降满清的玩意。
将屁股交给这样的人,难怪几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满清在山东、河南的绿营军一跃就达到了三十多万。
不过即便是知道这人日后的作为,岳昭也不能在此刻表现出厌恶情绪来,一方面他和对方从未有过交际,那就更谈不上恨意了。
二来岳昭也从心底认为,现在对松江府、扬州府动手,确实是最佳的机会了。
若是等建奴鞑子入关的时候在动手,就怕对方会多出一种选择来,增加岳昭后续计划的难度。
“那平东伯有多少人马?你们这边眼下又能动员多少兵马?”
岳昭首先表示自己没有任何问题,打松江府和扬州府,他是一定会出兵的。
但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出兵吧?
对方真要敢说出这话来,那要么是把他岳昭当傻子了,要是他们自己都是傻子。
万幸罗将宋没敢在岳昭面前玩这么拙劣的计量,他十分坦诚的说道:“平东伯谢光启能出兵一万五,包将军手中有本部六千兵马和四千余开封、归德等地的明军降兵。”
罗将宋还言,地方上还有几千乡勇和投靠的马匪土贼没有计算在内。
岳昭一听顿时无语了,这些兵马里面,真正能拉出来一战的有五千之数吗?
杨国栋作为现任山东总兵,手中的兵马绝对超过五万。
即便是抛出掉一些辅兵、民夫,可战之兵有可能也有四万之数。
明面上是三万多人打五万多人,可实际上却是五千打四万。
这还没算上松江府、扬州府的明军兵力。
这样一算,感情自己还是上当了,湘军仍被对方算计在内,成为了主力之师。
不过岳昭以前还想着怎么在大顺的眼皮子底下,经略两淮地区的,现在大顺自己把刀子和名义都递过来了,岳昭没道理会拒绝。
再加上这些顺军、明军虽都是土鸡瓦狗之流,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双方的兵力加在一起,都快赶上十万之数了,在原时空中,不到数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会同时转变身份,成为了满清鞑子的绿营军。
被多铎带着成为了南下攻克南京的急先锋。
用屁股想也知道,满清鞑子那总数不超过十万的兵马,分摊至大明上千个县城、数万个乡村,连五个人都凑不齐,他们凭什么建立对中原地区有效统治,以小族完成驾驭大族高难度任务的?
就是因为投降满清鞑子的顺军、官兵太多,以至于打到最后,都变成了满清鞑子的人,哪还有人去给南明效力?
所以岳昭所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吞并了这十万人,然后满清鞑子入关后的绿营军少十万,他们湘军增强数万,这一来二去,岂不是造成了十五万至十八万左右的人数差距?
这就等同于,湘军增强了至少八分,而满清鞑子要削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