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本地旧有地头蛇的投诚,岳昭恨不得一劳永逸的将他们都解决掉,但也知道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
于是他也只能捏着鼻子,用李自成这位顺朝永昌皇帝的名义,给他们封了大小不一的官职,让他们改弦易辙成为了顺臣,使湘军很快的融入了他们的圈子,并且成为了他们的顶头上峰。
换句话讲,同时岳昭所在的湘军,也成为了他们直面明廷官兵的前头堡,湘军也不是白保护他们的,他们必须要提供钱粮和其他布匹、铁器、药材等必需品充当保护费。
“这就是所为的拉拢一批,中立一批,敌对一批吗?”岳昭一时间有些感慨。
这一切的一切,都和他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
尽管岳昭心中非常不愿意这么去做,但他必须去进行妥协。
因为汉人的心腹大患从来都不在关内,而是在那寒冷且铄骨的关外!
与此同时,福建郑氏也终于派人前来商谈赎回董飚的事情了。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南京水师副总兵官郑芝虎的心腹手下杜山。
当杜山从郑芝虎的口中得知自己要前去和湘军进行谈判工作时,他的内心是非常纠结的。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在大阳埠一役中,他们南京水师和南京京营面对这支贼军却只能铩羽而归的丑事。
所为谈判,那必然是要在对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然先天低别人一头怎么谈的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湘军要福建郑氏派一名郑家人来谈,郑芝龙让郑芝虎去,而郑芝虎却让杜山去的原因。
若不是因为董飚是郑芝龙的亲家,还是郑芝虎最疼爱亲侄子郑森的老丈人,郑芝虎才不愿意派人过来丢这个脸。
可郑芝虎不愿意来,杜山却不能拒绝不去。
他虽不是郑氏的家奴子,可他杜山父子两代都是跟着郑氏跑船出身的。
说不是家奴子,信任度却胜过家奴子。
不管是为了以前的恩情,还是日后为子孙后代做打算,杜山都必须要跑这么一趟。
即便这一趟有可能九死一生。
“一万枚鸟铳,火药五万斤,红夷大炮二十门,银三十万两,金十万两,还要十万斤的生铁?”
杜山万万没有想到,湘军派出商谈的代表,一上来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
福建郑氏虽然家大业大,但整个水师的鸟铳也就在三万左右上下飘浮,你湘军一张口就要了三分之一,这是在拿他们开玩笑吗?
二十门红夷大炮都还好说,郑氏就算没有正规的佛朗机炮,可这么些年在福建也不是白混的,自家的作坊炮厂,十来天就能造好。
银三十万两更是简单,这么些年福建郑氏在海上同倭国进行贸易,赚取的白银都可以用千万来计算,区区三十万两不过是毛毛雨。
可黄金十万两和十万斤生铁,却又将杜山难住了。
倒不是福建郑氏舍不得,关键是这两样东西,他们也没有这么多啊。
不过杜山心里也没明白,所为的谈判,不过是对方漫天要价,己方坐地还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