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即后世凌晨一二点。
这个时间段比三更天还要多一更,正是夜深人静百姓熟睡的时候。
尤其是在后城之战后,不少人那紧绷的弦,松动了不少,便是熬夜巡逻的将士,也到了昏昏欲睡的境地。
望山门箭楼上的甬道中,一阵半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负责看守这座城门的百户官。
正在箭楼下的签押房小憩的守城百户听到动静后,下意识的翻身滚下了床榻,旋即一个箭步打开了房门,小跑着出去查看情况。
“弟兄们别激动,我们是来送酒的。”
人未至,声先到。
当看守望山门的百户官借着火光看清楚来人的面孔后,顿时松了口气,苦笑道:“杨大人怎么选择半夜过来,真是怪吓人的。”
言语间,半是吐槽,半是羡慕。
百户官听说眼前名叫杨之柱的军需官,曾是一个百户官手下的旗丁,因为随着对方击退了张献忠地位水涨船高,在战时竟然还管辖了一千多人,堪比一个千户官。
这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堪比终究是堪比,没有经历过朝廷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正式委名,便是楚王与李总兵,亦不能将其提拔成正式的千户官,只能在前面加一个“代署”二字,即临时委任的意思。
岳昭被崔参将提拔为千户时,就是用的这种形式。
若说给李总兵给杨之柱一个代署千户官也不是不行,可偏偏这杨之柱积极的配合李总兵“整编”,前阵子刚刚入城的万余兵马,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总兵另僻蹊跷,给了杨之柱一个军需官的位置。
要知道军需官可比千户官在整个总兵府要厉害多了,至少望山门的百户官,是不敢轻易得罪杨之柱的。
甚至他还得将姿态放的很低,对其解释道:“杨大人,我们值班看守时,可不能饮酒。”
“哎,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杨之柱佯怒道:“再说了,反贼随时都有可能会卷土而来,你们不喝点酒打起点精神来,如何熬过后半夜?”
“这不就不等于是,变相的误了大事吗?”
百户官一听这话,顿时变得颇为心动,但他脸上还是挂有不少顾虑的。
杨之柱见状,顿时大手一挥,身后跟着他的一队接近五十余人,每人都挑着四五坛美酒的手下们,便鱼贯而入,将美酒摆放在了百户官值守望山门的麾下面前,豪迈的说道:“弟兄们尽管喝,除了事鄙人负责,你觉得怎么样?”
百户官听见不用担责任,瞬间卸下了防备,下意识问道:“杨大人所言当真?”
“话比金真。”杨之柱斩钉截铁道:“不过是喝点酒而已,能出什么大事。”
中国人就是这样,“不粘锅”与“不负责”的心理,永远的流淌于血脉之中,只见这百户官满脸欣喜的点头,让自己手下的官兵们,都过来喝点美酒。
杨之柱微笑的看着这一幕,随后朝百户官说了一句,他还要去给保安门与中和门的弟兄们送酒,便这么离去了。
百户官和手下官兵们小酌着美酒,望着杨之柱的背影一阵感慨。
要不怎么说别人升的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