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参将现在说的话,岳昭早就不听了,而且对方还三番五次的矫诏自行行事,崔参将他甚至怀疑岳昭会不会已经升起了别样的心思......
当然,当着楚王朱华奎的面,崔参将不会这么说,他只是犹豫着,说出了他的一番推辞之言:“王爷,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末将不知道汉阳的具体情况,若是冒然撤兵的话,怕会出大事,兹事体大,末将想派人过去询问一番,您觉得怎么样?”
楚王朱华奎明显是对这提议不爽,从他脸色直接就拉下来了就能看出。
但毕竟是有求于别人,楚王朱华奎心里也明白,自己就算态度再强硬,对方也只会碍于楚王这个身份给他一点面子,他的话是绝对不会听从的。
于是楚王朱华奎只能折中说道:“那就依崔参将吧。”
说完,便在王府太监的搀扶下起身,猛地挥了一番衣袖,转身离去了。
只留下崔参将、李总兵等一众武将文官,面面相觑,苦笑连连。
摊上这种任性了一辈子的王爷,他们还真没有一点办法。
而崔参将多多少少也觉得有点不爽,甚至已经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受着鸟气。
不过既然已经回来了,那他崔参将也只能咬牙忍了,待宴席散后,崔参将回到了他在武昌城内的参将宅第内,立马奋笔疾书,写了一封言词稍软的书信,交由了岳昭所给他千余骑兵中,被他拉拢为心腹的一名赵姓百户官。
崔参将千叮嘱万嘱咐的告诉这名赵百户,希望这名赵百户快马加鞭的将这份书信亲自交给岳昭手中。
而这名赵百户自然一脸肃然的应了下来,可等他郑重的从崔参将手中接过书信,并且离开崔参将的宅第之后,竟然没有直接骑马出城,而是东转西转的绕了很大一圈子,又回到了城内骑兵的营地内。
“属下见过胡旅官。”
赵百户对着等候多时的胡杨,行礼道。
胡杨摆了摆手,从对方接过崔参将的书信一览,顿时冷笑道:“还真是被岳大人猜中了,这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赵百户非常好奇信中的内容是什么,不过看样子胡杨没打算说,那他也不好问,只能继续低头听令。
胡杨想了想,最终还是这般说道:“罢了,你就如实回禀给岳大人吧。”
“不过你别忘了告诉岳大人,武昌城的四正门我们已经拿下两处,八偏门我们已经拿下了三处,岳大人若是击溃了张贼的大西军,随时可以......”
胡杨的话没有说透,但赵百户却听的浑身一紧,连连点头道:“属下遵命,定当谨记于心。”
“好好办事吧,岳大人不会亏待你的。”胡杨颇为深意的看了他一眼。
赵百户心中一凛,再次称是。
紧接着二人又细聊了一炷香的时间,赵百户就起身告辞离去了。
他怕再不出城,会引起崔参将的怀疑。
而胡杨矗立在门口,望着赵百户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道:“武昌......楚王......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