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国的大部队仍在汉阳城三十里外,当得知前方骑兵童平贵所部传回来的消息之后,顿时一脸讶然:“求援信中不是说官兵只有四千左右之数吗?怎么这几天不见的功夫,就变成了八千多了?”
要知道现在的张定国还不是原时空中两蹶名王,干掉满清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的李定国,现在他的军事水平还远远算不上高超之上,这也是为什么张献忠要给他一万兵马,提防他同孙可望、张能奇一样,翻车进入阴沟的原因之一。
此时的张定国非常纳闷,按理说整个湖广的官兵兵力都应该被牵制在武昌城内外才对,怎么忽然又冒出了这么一大股官兵出来?
难不成是两广的左良玉所部还没有被打怕,又想着来掺和一脚了?
“少将军,可要先试探一波?”
张定国的副将卓思业尝试问道。
对方有八千之数不假,可他们的兵马亦不少,再加上从前方童平贵的情报中所得知,汉阳城尚未告破,这样一来二去他们足足有一万四千多兵马,两面夹击之下,官兵焉能不破?
“汉阳平原虽是一马平川,但也要小心官兵设伏。”张定国没敢第一时间答应卓思业的提议,他决定先过去看看情况再说。
很快,张定国所率的大队兵马,就接近了汉阳城十里外。
一直严防死守,注视着官兵动静的童平贵见少将军来了,立马亲自过来汇禀:“少将军,官兵尚未打出旗号,加之着甲率不高,看样子并非是主力部队,我们得小心为上,提防附近埋伏。”
“不是主力部队?”
张定国还没吭声,副将卓思业就有些纳闷道:“这附近一马平川的,难不成在三十里外设伏?”
此话引得不少千总哄堂大笑,就连张定国也不禁失笑点头。
唯有童平贵脸色稍稍不渝,斜睨了卓思业一眼。
这是在质疑他打仗的专业性啊。
好在张定国年少老持,他渐渐收敛起脸上的笑意来,先是看了一眼正前方正严阵以待的官兵阵列,又看向童平贵道:“童将军可曾试探过这支官兵?”
“属下未曾试探,实在是这一支官兵选址太过于精明,附近坑坑洼洼的,不利于骑兵来回冲锋。”童平贵这般解释道。
所为的平原只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大山罢了,要知道古代可不比后世,王朝末年连官道都懒得修缮了,这其他没有官道的荒地上的路况就可想而知了。
这也是童平贵不敢贸然进攻的原因之一,他怕带骑兵冲上去,还没先杀敌,就先有几十名部下坠马了。
对于童平贵的解释,张定国这边却有不同的表情显露。
副将卓思业是四川佛寺和尚出身,幻想着和明太祖一样造反起家,曾拼命的学习过战阵知识,在他看来,童平贵压根就是不敢上前罢了,尽整些借口出来掩饰自己的胆小。
卓思业的想法,代表着不少农民出身的反贼将官的想法。
他们总觉得官兵出身的降将太过于虚伪,打他们这些反贼都打不赢,还整出一副非常厉害的模样。
但张定国却觉得童平贵的解释,并不无道理。
尽管他现在没有展现出他惊人的军事水平来,但依旧比不少百战之将看待问题要聪慧的多。
一开始他还真担心童平贵立功心切,然后在官兵手中吃了亏,现在看来,童平贵比他想象中的要谨慎的多。
“附近可有埋伏?”张定国问道。
童平贵旋即摇头:“方圆十里外都无其他兵马的身影,想来这些官兵在虚张声势。”
“定是这伙官兵久攻汉阳城不下,然后听闻我方援军将至后,开始做殊死抵抗了。”有另一名副将这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