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他娘的怎么比老子还疯。”
当得知岳昭竟然想带着几千兵马去打汉阳时,崔参将当场就傻眼了。
这可不是当初崔参将带着五百余人就敢夜袭张献忠汉阳大营的汉阳。
那时因为张献忠已经带兵向武昌城靠拢,所设置的军队大营,是介于汉阳与武昌之间的地方。
而岳昭想要攻打的,是那一座不吝啬于武昌城一样雄伟的汉阳城!
没有火炮,没有大型攻城器械,岳昭就是带上六万人,也别想在短时间内打下汉阳城。
看张献忠包围武昌城就知道,十万多人兵围武昌,这都过去两个多月了,还没有攻下来,就可见一斑!
“没办法。”岳昭摊了摊手,“直接驰援武昌城看似简单,但如果在野外遇见了张贼的骑兵怎么办?”
那岳昭岂不是成了送菜的?
合理的利用天时地利,才是一名出色将领该干的事情。
拥有兵力优势,然后正面莽过去谁不会啊?
要不然为什么人人都向往以少胜多,以及“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敌军“灰飞烟灭”的战绩呢?
岳昭不想冒险,他也想趁着焦灼的战事,尽快的发展自身势力。
可眼下崇祯十六年已经过去一多半了,北京即将被迫,满清鞑子也马上爱就要入关,这飞速的时间流逝,让岳昭如芒在背,不得不冒险前行。
“可汉阳城不是那么好攻的。”崔参将叹了口气,颇为耐心的试图打消岳昭的这个念头:“只有几门红衣大炮是炸不开汉阳那坚硬的城门的。”
“如果说下官有二十门呢?”岳昭反问道。
“二十门也不行,哪有那么多炮......”崔参将呼吸一滞,旋即瞪大双眼道:“等会!多少?!你说你有多少们红衣大炮?”
“二十门红衣大炮,近一千枚炮弹,够不够?”岳昭老神在在道。
“你哪来这么多红衣大炮的?!”崔参将是真的惊了,心说黄州城要是有这么多,期初你带千余人是怎么拿下黄州城的?
“在斳州、广济缴获的。”岳昭没说实话,其实这些红衣大炮,全都是他在九江库城外停泊,运送漕粮的船只上拆卸下来的。
天见可怜,漕运是真他娘的赚钱,三十多艘粮船上,光是有红衣大炮的就有足足十艘,左右两侧还不止一门,光是一等的红衣大炮就有六门!
当然,这些红衣大炮基本上都是万历年间建造的,比岳昭在黄州城内缴获的年纪还要大上一轮,这些火炮还能不能用都是一个未知数,岳昭不敢冒险,于是除却拆卸下来放在九江库城上当摆设二十多门还能使用的红衣大炮,岳昭又拉了十三门保养的还算不错的红衣大炮,回到了黄州城。
也正是这些红衣大炮,给予了岳昭敢于攻打汉阳城的底气。
“岳千户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又需要本官去做什么?”
崔参将沉默了良久,认定岳昭没有说实话,但他也懒得去刨根问底了,能解武昌城之危就行。
“下官给您一千多兵马,您去这里等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