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军伯长眼前一亮,能活谁又想死呢?
于是他立马就扔掉了手中的兵器,正准备跪地投降时,只觉得脖颈一凉,再想回首查看情况时,眼中的场景却已是天旋地转。
隐约间,他似乎看见了自己轰然倒地的身躯。
“参将大人,您这是......”
岳昭见崔参将忽然杀了过来,一刀砍断了这名已经招降了的贼军伯长脑袋,他顿时皱了皱眉头,不解的看向他:“一个伯长而已。”
崔参将没有说话,而是环顾四周,看向了那群贼卒。
眼见千总和伯长都死了,那些贼兵顿时没了抵抗的心思,一个个扔了兵器,跪在地上投降了。
岳昭心下一松,正以为尘埃一定,黄安县的战事终于要结束了,可没想到,城下原本已经停息的喊杀之声又响了起来。
他脸色一变,向下一看才发现,居然是城中其他的地方的援军,正在向这边赶来。
眼看一场血战在所难免,岳昭情知若是如此僵持下去,牺牲必然不少,当下心里发狠,将手中武器一丢,一手提着千总、伯长的两颗头颅,站在城门上大喝道:
“贼将已死,尔等还要负隅顽抗吗!”
城门下,正带着人马冲锋的贼军伯长心腹,猛地看见岳昭手中的两颗非常熟悉的头颅后,啥时间心乱如麻。
“两位大人就这样......就这么死了?!”
黄安县的贼卒们大多都是农民兵,在他们的印象中当千总和伯长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眼下大人物都死了他们还抵抗个球?
于是一个个开始扔掉刀剑,朝着岳昭跪地投降。
而原本以为将会是一场血战的崔参将看见这一幕后,也终是大大的舒了一口气。
说到底他们现在的人数才一两百人,在这么狭窄的地方和一千多贼兵短兵相接,什么战法都是不管用的,唯有死战才是唯一的活命机会,他原以为一场血战在所难免,即便胜了可能也要牺牲不少兄弟。
却没想到,在这种危机之下,岳昭还能如此镇定的喝令住上千名贼卒,崔参将唏嘘不已的同时,也不由的暗自赞叹岳昭的机智。
当初从武昌城带着五百名精锐夜袭汉阳时,有岳昭跟随真是太棒了。
待战局稳定之后,天也随之而亮。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简单了,收缴俘虏的兵器,安抚俘虏的情绪,在保证他们能够为他们所用之前,必须分批看押教导,紧接着便是安抚城中百姓,一系列的事情,崔参将作为一个积年军官,做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各种事项处理的十分妥帖。
用一天的时间急切的处理完各种事项之后,除了看守城门以及在城中各处巡逻的士兵,其他人都聚集到了先前被那个千总李杰占据了黄安县县衙内,开仓放粮大开宴席,并且饱餐一顿。
有了高掌柜的资助,一千石粮食足够他们坚守黄安县月余了。
不过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况且他们打下黄安县为的也不是守住黄安县,而是去驰援武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