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听听。”凌风玉很配合地问道。
卫莞回答两个字,“时间。”
凌风玉捧茶的手一顿,转看过来。
卫莞细说下去,“解决区域局限的最好办法是时间。若是在时间上做到统一,那么外头那些书行,戏园等要想赚钱就必须跟我合作。
如此一来,我也不用大费周章的遍地开铺,既减少了成本又减少了精力,也省得无暇分身让手底下人生出私心。”
萧澜的盐帮不就是因为当家的长期空缺,副手生出反心才在这个时间横生枝节。
若是卫莞遍地开书铺,那得有多少人,多少反心,反而不好。
凌风玉细想了想,分析道,“乍一听倒是不错。但全国各地书行,戏园遍地开花。一家家谈妥也是极为费时的事,不可取。”
“这个我早就想到了。京城周遭的,麻烦师父帮着联络。只要有书斋有意合作,那么接下来可由他去联络其余的同行一块分一杯羹。
如此,人推人,便省去了我不少麻烦。
至于其他地方,比如谷县,我自可以找舅舅商讨。”
卫莞的舅舅如今是当地首富了,手下人脉一大把,而且舅舅对她极好,卫莞有信心只要说一声,他一定帮这个忙,何况不白帮有钱拿,何乐不为。
凌风玉听了之后,突然笑了,手置唇边咳嗽了一声,“你倒是个机灵的!如此一来,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哎呀,徒弟呀,你这样很容易饿死师父的。”
卫莞扁嘴,“你可拉倒吧。每月给你一千两银子,你只要不往死里造根本就用不完。
何况,还要一直给够一百万两。姑奶奶我掐指一算,你的后半生基本都被我包了。你有啥可饿死的!”
凌风玉听得一愣,而后噗笑出声,“好像也是。”
卫莞没好气的白了一眼,“赶紧干活去!”
她自己也起了身准备去书斋瞧瞧。
书斋里人不多,因为地处偏僻又是小书斋,再加上卫莞行事低调,没有对外宣称东平先生在此,所以来买书的人不多,后院倒是一堆人,但都是写戏文的书生。
卫莞逡巡了一圈,瞧着都是些踏实的,便也没再多说,转身上了楼。
凌风玉也跟了上去。
卫莞正准备跟凌风玉说些什么,楼下就传来女客的声音,“请问东平先生可在?”
刚还说没人知道东平,如今就有人找上门来,卫莞眸光一滞。
凌风玉不悦,“不是我说出去的。”
“我知道,我只是在思考消息是怎么泄出去的。”
凌风玉不以为意,“你整日里往书斋跑,但凡是个有心的,都能跟踪得到。”
“也对。”
卫莞不多说,眼下只看那楼下伙计怎么回答,她侧头往窗外看去。
这书斋的格局有些不同,二楼房间是造在店内,窗户打开看到的不是外面的风景,而是店里的风景。
所以,卫莞这么一低头,正好看见两位妇人站在柜台前同伙计说话。
那伙计有点被问住了,因为主家曾有交代,不许将东平先生的行踪透露出去,所以按理应该说店里没有东平先生这人,然而他一激动说成了不在。
那也就是人的确是店里人。
卫莞扶额叹气。
那女客浅笑了一声,将一张纸交给了伙计,“这是地址和时间,若是东平先生有空的话,请他来一趟,我们是他的拥趸,就想听他讲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