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想破脑袋的去弄懂。
宁挽歌在脑海中飞快的删选着自己多认识人的面容。
“虎威大将军?”宁挽歌想到虎威大将军那张板板正正的国字脸,她立马摇了摇头,“镇国公府……”
“对,就是镇国公府!”宁挽歌左手握成拳头敲在自己的右手上,一拳定音。
她想起来了。
这个店小二的五官和陈宝珠很像!
宁挽歌又小心仔细的打量了下店小二的五官,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了。
这天下长的相像的人有,但是长的一模一样就有问题了。
宁挽歌脑海中瞬间就脑补了不少关于世家孩子流落在外面的画面。
今日人少,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像宁挽歌这样像模像样的公子哥,酒楼内招待的很快。店小二很快就端着菜上来了。
“小二,本公子听闻今日千盏镇晚上会放河灯?”有怀疑就要套套话。宁挽歌暗戳戳的问小二,“我第一次来这儿,你可否跟我说说。”
宁挽歌往店小二手上塞了一两银子。
小二看到手里的银子眼睛一亮,她十分谨慎的用余光往掌柜那边瞥了一眼,确定掌柜没有注意到这里,十分迅速的将银子放到自己的兜内。
“小公子想知道些什么?小的从小在这里长大,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二又是咧嘴一笑,露出那白花花的小白牙,眼中有着明显的热情。
这一两银子给的还真值。
宁挽歌先是挑着问了这放河灯的事情,小二说的跟刚才卖买簪子的商家说的差不多,宁挽歌详装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本公子听你说话文绉绉的,你可是读过书?”
小二眼神略微黯淡了些,“没有。村子里有夫子,小时候去学堂外面玩,在外面听夫子教人,听得多了就会一点。”
“那你还挺机灵的。”宁挽歌真心夸奖。
小二听了宁挽歌的夸张,有些不自然的挠挠脑袋,“是夫子心好,也不嫌弃我们,我们在外面听他也不管。”
一般教书的夫子都是考取功名失败的人。他们都是文弱读书,养家糊口全都靠学生的束脩。为了确保自己的束脩能够生活,很多夫子都会驱赶在学堂外面蹭学文的人。
小二村子里的那个夫子的确算不错了。
“你是男孩子,为何家中不让你去学堂?”宁挽歌问出这话也不算冒犯。
南岳国女孩子读书识字的少,也不完完全全是重男轻女的原因。
南岳国就算民风在开放,属于女子的学堂是没有的。
女孩子若是想要读书识字,是要家中的人另外花银子请女先生来上课的。这放在现代相当于一对一教程。
女先生本身又少。
女孩子读书识字花的银子可要比男孩子来的多。
所以不是家中有底蕴的门户,是不会花大把的银子教女孩子读书识字的。
可男孩子不一样。
在这个朝代,你想出人头地。要么当兵打仗,有战功爬上去。要么就是寒窗苦读,一朝成功。时代不同,可当父母的都一样。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