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里的木耳不少,她很快就摘了一箩筐。
意外地还发现了几株地榆。
她原本以为地榆都采光了,没想到这地榆生长的倒是快。
收获满满地回到封家,孙婶子提着个篮子在门口等她。
她步子快,没几步就到了家门口。
“婶子有事找我?”
孙婶子听到她的声音,眼睛一喜,回头的时候,面上全是对封珞儿的喜欢。
“这不上次绣品的事你帮了忙,你四叔非让我来给你送些鸡蛋不是?”
看到鸡蛋,饶是淡定如封珞儿不免也有了几分抗拒。
“婶子,这几天我家中的鸡蛋确实不少,这鸡蛋你拿回去跟四叔吃吧。”
孙婶子本就喜欢封珞儿,听到她这么说,认真地看了会儿,见封珞儿不像是推诿的意思,这才松口。
“好吧。不过我这一早来,你就不在家了,这是又去哪了?”
孙婶子笑着看了眼她身后的背箩,封珞儿看得出孙婶子对她的善意,就把背箩放了下来,把木耳往她篮子里放了些。
“婶子拿回去清洗了做着吃。”
“这是木耳吧?”上次封珞儿给李四叔抓了些,孙婶子还记得这木耳的味道。
确实是好吃,她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东西呢?
因为把封珞儿当成了自己人,孙婶子也没跟封珞儿客气,“行,等有空了你带小豆丁可得上我们家吃顿饭啊!你四叔听说昨天的事情,一定要请你回去吃顿肉。”
“你啥时候来可得跟婶子说,好让你四叔去买肉去!”
封珞儿面色柔和,“婶子客气了。”
孙婶子喜欢封珞儿,就算没送到礼,也拉着封珞儿唠了许久。
最后才拿着鸡蛋和木耳依依不舍地回去。
边走还边感慨,“珞丫头这么好的人儿,不知道将来哪家能有这个福气娶回去。”
感慨着,她还叹了口气,要是她家八哥能有这个福气就好了。
八哥儿是她和四叔的儿子,今年才十五,跟着他堂叔在镇子上酒楼里做跑堂的。
两人相差不多,若是多相处相处,说不定珞丫头还真就看上了八哥儿呢?
孙婶子越想越激动,步子都飞快了,就等着回去跟李四叔商量这事儿呢。
封珞儿不知道孙婶子的想法,把木耳处理好晾晒上,取出一部分送到隔壁了。
“你明天要去镇子上?”
唐三郎接过木耳主动问起。
见封珞儿经常去镇子上,他约莫也摸出来了个规律。
封珞儿以为他是有什么要帮忙带的,就“嗯”了一声。
“上批入伍的将士去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想必镇子上有不少等着写信送信的,我要去镇子上帮人写书信,中午不会回来,晚上我多摊几张饼子给你们留着。”
听到这话,封珞儿先是一愣。
随后想起唐三郎拿出五十两银子眼都不眨的样子,突然有个问题。
“抄书写信,很赚钱么?”
唐三郎一顿,皱了下眉,帮别人写信,大概是五十文一封,抄一本书就要高一些,基本上能达到一百文一本。
对于他而言,都算不上什么大钱。
他花钱也一直没个克制,但比起普通人家,他应该是好赚钱的。
想了想,唐三郎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