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下了山。
到村口的时候,就见来来往往的村民都背着背箩、拿着麻袋往大路上去。
封珞儿一时还没看清楚情况,正好碰上笑呵呵的里正。
里正看见她,可谓是看到了福星了,“珞丫头这是刚上山回来?”
封珞儿点了点头,不疾不徐地问道:“这些人是做什么去?”
里正乐呵道:“还不是吴家村那些人把路给通的差不多了,行人是能走了,就是牛车和板车走不了。”
“这不村子里的人着急买年节吃的东西么,都赶着去镇子上了。”
原来是路通了。
若不是艾枝和地榆还没晒好,她也得进镇子上一趟。
不过既然已经通了,那也快了。
还得给小豆丁买些笔墨纸砚,要读书认字了,总不能连文具都没有吧?
封珞儿盘算着手里的七百文,多少还是有些紧巴巴的。
但现在自己能赚钱了,她也不需要再去借银子周转了。
这么想着,她就走到了家。
小豆丁不在,她一猜就是在隔壁跟着唐三郎念书。
封珞儿也不着急,而是把这些木耳处理了。
新摘的木耳很新鲜,还没晒干,但需要洗干净。
她过了好几遍水,才觉得洗干净了。
然后拿了个竹筐把木耳晒上。
看了眼晒满了的木架,封珞儿洗完手出门去李四叔家。
李四叔今天倒是不忙,只坐在院子里对着一地的竹子发呆。
“李四叔在吗?”
听到封珞儿的声音,李四叔收起呆意,“珞丫头来了?怎么说,是找到松木了?”
封珞儿点头,“山脉里有一颗正合适的,等四叔和我一起上山伐回来就能着手做了。”
有了松木的消息,李四叔也松了口气。
一个家里哪能没有门呢?
这几天也得亏是村子里太平,不然也不知道珞丫头家里要被小贼光顾几次了。
想着,李四叔从怀里拿出来银子。
“这一两银子还你,既然你已经找到了松木,也就一百文钱。”
封珞儿接过那一两银子,数了一百二十文给李四叔。
“这多出来的二十文,还要请李四叔抽空跟我跑一趟山脉把松木伐回来,就当做苦工钱吧。”
听到封珞儿把账算的这么明白,李四叔笑了,“你这丫头算的还挺清楚,行,那四叔也不拒绝了。”
封珞儿点头,转身准备走的时候,李四叔好像想起来什么,问她:”对了珞丫头,你认不认识会编竹编篮子的人啊?”
听到李四叔这话,她愣了一下。
见她没第一时间回答,李四叔主动解释,“这竹子是镇子上一家员外给的订单,让我给削成竹条编几个花样的竹篮。也不知道这活怎么找到我这里了,让我削竹条也就罢了,这竹篮我哪会啊?”
有了原主的记忆,封珞儿清楚竹子在这个小破村是个多稀罕的东西。
不少人兴许都没见过这东西。
编竹篮的话,其实也不难,她无聊的时候刷到过教学视频。
“我可以编。”
对于现在热衷赚钱的封珞儿来说,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