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郎摇了摇头,“我是瞧公子能自由进出衙门,这才想请公子帮草民平冤。若是公子帮不了便算了。”
宋浔微微眯了眼睛,侧头问风行,“七叔还有多久能到?”
风行估摸了一下距离,“应该还有一刻钟。”
宋浔点点头,然后看向唐三郎,“好,我便给你一刻钟时间说出你的冤屈。”
若是其他人听到这话只怕会感恩涕零了,但唐三郎不会,他眸子仍是清冷着。
“草民并无冤屈。”
“嘿,你这小子!”旁边的官差忍不住想骂人,但顾及到宋浔的身份,硬生生咽了下去。
“三郎,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别为难人家了。”
里正小声劝道。
唐三郎却是摇了摇头,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他虽然不认识宋浔这张脸,但光是他身上的狐裘和湖蓝色长衫,他便能看出这人身份不简单了。
或者说,不应该是在一个小小的龙泉镇上出现的人物。
他眸子渐深,“公子可认识亭长?”
宋浔想了一下自己跟七叔的关系,点了点头。
他倒是想知道这少年郎是怎么诉冤的。
“公子方才也说了,亭长是个好官。但好官并未管好下治官差,任由官差尚未庭审就把人关在大牢拒绝探视,如此,公子还觉得是亭长是个好官吗?”
“翰林大学士以为官公允清廉,治下有名,所辖百姓人人称赞为标准衡量大周官员,草民认为,亭长在治下这块并未做到完好。”
眼瞅着唐三郎说的话他们越来越听不懂了,那位公子和几个官差的脸色都变了,里正也不敢再让三郎胡乱说话了。
他拉住三郎的袖子,“三郎,快别说了。”
唐三郎心中是有数的。
这些话他不止是在跟这个公子说,也是在跟亭长说。
虽然亭长不在,但这些话自然会有人传到他耳朵里。
宋浔虽然脸色不怎么好看,但却静静听完了这些话。
末了,他只复杂地看了眼唐三郎,“这些话,你从何处学来?”
尤曾记得,当初小神医被众人诬陷时,也是三句倘若问的满朝文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少年有这等口才,不入朝为官倒是可惜了。
“有感而发罢了。”唐三郎不愿提之前的伤心事,“公子认为,草民说的可有理?”
宋浔抿唇,“你家中有人被抓到大牢里了?这些衙役拒绝你探视?”
唐三郎明白,这便是宋浔肯管这件事了。
他松了口气,看了眼里正。
里正忙接过话头,“回公子的话,是我们村里两位娘子昨夜被抓过来,家中还有小儿无人照料,我们是担心她们想来递个平安。”
两位娘子被抓?
家中有小儿无人照料?
时间还刚好在昨夜?
“我可否问问她们的名姓?”
里正忙道,“封珞儿,周萍萍。”
对上了!
他们要救的是同一个人!
宋浔看唐三郎顺眼了一些,不过很快想到什么,又问:“你们与那两位姑娘是什么关系?”
里正老实答道,“我是李家村里正,这位是封珞儿的乡邻。”
宋浔点点头,“倒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我也是来救封姑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