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状元两人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一人捧着圣旨在前,他两人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
一大清早,九华大街上便热闹非凡,女子也不在少数,三年一次的状元游街,成了京城的盛景,街道两旁人越来越多了,摩肩接踵,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可真热闹。
忽然前方嘈杂起来,街中间聚集了一大群人,具着各样的身材,穿着各样的衣服,有着各样的面孔,层层密密地围成了一个大圈子,隐约能看见一对骑马的正在中间。
“咣!”一声锣响,紧接着鞭炮声齐鸣,围观的人也让出了一条路。
这一次的前六名比前几年的都年轻,小姑娘们都要疯了,疯狂的朝着一甲六人扔荷包,手帕还有各式各样的花朵。
李九默心有余悸的躲过一个份量很足的荷包,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些荷包里到底装的什么,那么重。
李九清和李九默不动声色的躲过连绵不绝的”暗器”,两人对视一眼,在对方眼里都看到了无奈。
“来了!来了!”
“武状元和文状元来了。”
李九瑾在酒楼里听见下面的嘈杂声,拉着顾云薇立马站起身,走到窗边,果然那边转角处出现了一个长长的队伍,
李九瑾清楚的看到了李九清两人,当然眼尖的她还是清楚的看出了那些“暗器”的分量很足,在心里幸灾乐祸的笑了。
太子看着庶女那红彤彤的脸颊心里有了成算,不动声色的说:“可惜了文考探花郎已经娶妻,还真是一表人才。”
太子妃接到太子暗示,看了看养女,心里有些紧张,要是养女看上了探花郎就不好了,有些后悔把人带出来了,主要是探花郎太出色了,这文考一甲另外两人看着就年岁不小,武考一甲倒是状元好一些,其余两人五大三粗长的一般,还真的只这李家两兄弟最年轻容貌不俗。
太子这句话一说,倒是看出来了,他这个女儿估计是看上了武状元,这武状元看着和武榜眼探花完全不一样,从表面看就是一个书生,难怪招小姑娘喜欢,做个女婿还是不错的,等回去就问妹妹的伴读她这个哥哥有没有婚约。
李九瑾还不知道太子殿下已经打起她便宜哥哥的主意了,她还在嘱咐李九逸把这幅场景记下来回去就画上,到时候给爷爷奶奶寄回去,他们看见这画一定会喜欢的。
要李九瑾说这李九逸是真的写意派画家,画的东西看着有些抽象,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画的是啥,她又教了他简笔画技术更上一层楼,画一副状元游街图完全不在话下。
李九逸也来了兴趣,高兴的同时也仔仔细细开始记这幅场景,爷爷奶奶肯定会夸他的,大伯也一定高兴看着堂哥游街。
庞紫英她对这两兄弟非常满意,在心里也开始盘算给儿子找一个什么样的先生了。
是的,公主殿下的儿子已经三岁了,已经可以开蒙了,交给他爹算了,好歹驸马爷还是文状元教一个小娃娃完全能胜任,武她自己教就行。
三岁的蒋仲坤完全不知道他的日常已经被亲娘安排妥当了,要是知道了也得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