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里不报多少希望,当初丈夫卖女儿村里就没人出面,这还不是因为她们是外来户的原因,要是严姓人敢卖女儿里正身为族长就能打到他服气。
“没啥,行,你去问问,我是真的没法帮你。”这也是个可怜人,也是想改变生活把,不然不能省吃俭用把儿子送到学堂读书,还是村里学堂收的便宜,平时家里的粮食和鸡蛋啥的就能抵学费,不然吴氏也不敢送儿子读书,毕竟她还欠的有外债。
李九瑾在屋子里把谈话听了个完整,等奶奶进屋她问了那吴婶子家里的情况,听奶奶把吴家那点事念叨完,她头一个想法就是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差而且还没有疫苗,一个小孩能长大都是奇迹,像村里严招娣家,她前面就有两个哥哥都六七岁了没养活,这不取名招娣就是想再生的弟弟,她妹妹们叫盼弟,來弟,得了一个儿子跟眼珠子一样护着,多病多灾的如今才有十岁了,现在都不敢让他出门玩耍,平时都让姐姐在家带着。
医疗条件啥时候能上升啊!这也是她想学医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感冒都能死人的情况下,哪怕能治疗一下伤寒都行啊!
玉米收成之后家里放粮食的屋子彻底满了,玉米买了一半,主要是这东西吃着还不如粟米,家里粟米就留得多一些,虽然不是白米饭可李九瑾有空间啊!她一般吃的很少,大多时候都在家人睡觉之后再进空间煮饭吃,既可以省口粮又可以吃饱,李父在开始还担心女儿吃太少,对比儿子女儿就像没吃,可见她精神饱满又没病没灾这才放心了。
下午李九瑾还在大伯家教李九桐读三字经,吴婶子又上门了,奶奶开的门,她窗户看到吴婶子往这里看了一眼,眼神全是羡慕,她看了一眼在背书的李九桐,“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声音清脆甜美,是羡慕他们身为女孩子还能读书吗?
吴婶子是来借钱的,里正说不是不想赊给她,就把开了这个头不好收拾,她也没打算死皮赖脸的硬要里正赊出秘方来,而是走了曲线救国的道路,来找奶奶借钱了。
奶奶有些为难是怕她还不起,她家里没田没地,就算买了秘方拿什么做红薯粉,奶奶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最后又看她实在是困难,借了十文钱给吴婶子。
吴婶子千恩万谢的走了,她不是不知道没有红薯做不了红薯粉,前几天村里抢收她做了半个月没要工钱,她怕那些人来抢来还账,她干脆只要粮食不要钱,还真有几家田地多的请了她几天,她手里还是有点红薯的,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做这个,村里人都有了收入,她这才决定做这个的。
吴婶子回去就去了里正家,她不识字干脆让里正告诉她到底怎么做,她按了手印仔细听里正说做法,里正也看她困难讲的非常详细,吴婶子清楚的把步骤记下来,她回去开始*制作可能是怕失败浪费的原因她*就做成功了,看着汤汤水水的粉条想起来李家院子里挂的粉条,她灵光一闪干脆把这东西晒到半干,方便背着走路,价钱再往上提一点,她背到隔壁镇去卖估计生意好一些,就这么办。
第二天李九瑾还在家喂鸡,准备一会儿她自己开始舂米,好歹让爹娘休息一下,这几天他们在玉米地里捆已经请人挖倒的玉米杆,拉回来冬天引火用,要准备过冬还要去山里砍柴,他们这几天忙得很。
喂完家里样的家禽家畜,再去把今日份的蛋捡出来,四只母鸡和三只鸭子非常敬业,今日又是七个蛋,空间粮食喂出来的鸡鸭下蛋大又圆,是的她在家就喂家里的动物吃空间产出的粮食,时不时才吃一回空间蔬菜,刚把蛋放好出来准备去洗手,听到敲门声只有先去开门了。
打开门李九瑾就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脸涂得惨白,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面容看着和气,看到开门了立马露出笑呵呵的模样。
这样一笑那奇怪的妆容看着就没那么怪了,李九瑾有了猜测,难道是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