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赶了两天两夜,第三天傍晚到了驿站,董明非下令让将士们休息一下,安顿好一切后,沈听雨随董明非进来驿站,驿站里的管事,忙迎了出来,“见过董副将。”
“老蔡,不用多礼,备一些好酒好菜来,让我的兄弟们在你这儿歇歇脚。”董明非熟稔地拍拍老蔡的肩膀,随后笑着走了进去,沈听雨对着老蔡点点头,也跟着进去。
老蔡看着沈听雨,疑惑地感叹了一声,“这年头,当兵的都长这么好看嘛。”看了两眼沈听雨,又招呼旁边的人去准备酒菜。
“明天一早就干路?”沈听雨接过董明非手里的茶,问道。
“路不用特别赶,听说边北一夜之间多了一万石的粮草,景王还真是神人也。”董明非崇拜地说道,他没想到,周希慎一个娇生惯养,嚣张跋扈的王爷,打起仗来还真是有一套,虽然被敌军偷袭了粮草,但八天后,边北不声不响又多了一万石粮草解决了边北的燃眉之急。
且歌听了董明非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
“边北粮草被偷袭,怎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出现一万石粮食,就算是边北魏家,恐怕也没有这么多吧。”
且歌扬起脑袋,颇为骄傲地说,“是我们家王妃,跟苏府的夫人谈了一笔生意,给边北运输一万石粮食。”
董明非看向一旁淡淡地喝茶的沈听雨,眼睛里满是惊讶,能让苏府短时间内,将一万石粮食不声不响地运到边北,这样一种女子,其手段与智慧完全不输于男子,恐怕也只有景王殿下那种男子可以匹配了。
“苏夫人是个聪明人国家大事她还拎得清的。”驿馆的茶带着苦涩,完全比不上京城里的茶,沈听雨喝了一杯便放下了,抬眸笑道,“时间不早了,让将士们休息一下,明天一早赶路吧,一万石粮食支撑不了多久。”
这是老蔡端着一些酒菜便上来了,“董副将,等急了吧。地方小,没什么好东西,您将就一下。”
“挺好的。”董明非自顾地倒了一碗酒,痛快地喝下,沈听雨跟且歌细嚼慢咽地吃了起来,老蔡站在一旁打量着沈听雨,见其吃饭斯斯文文,便笑道,“这个小兄弟不仅长得比女子还好看,就连吃饭都斯斯文文的。”
“你懂什么?我这个兄弟啊是个文人出身,别看他柔柔弱弱的,脑子可都是大智慧。”董明非笑着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老蔡看着沈听雨,想起了自家待字闺中的闺女,便笑着问道,“不知道小兄弟家里都有什么人啊?可有婚配了?”
沈听雨还未回答,董明非放下酒碗,站起身来,笑道,“老蔡啊,你就别打我这个小兄弟的主意了,人家家里可是有妻室的人。”
听董明非这么一说,老蔡满脸的失望,朝沈听雨讪讪一笑,端着盘子走了出去,沈听雨眉目含笑,说道,“董副将怎么能骗人家老实人呢,我怎么不知道我有妻室啊。”
“莫非阿重兄弟想娶老蔡家的闺女?”董明非难得跟沈听雨开玩笑,小麦色的脸上露出一抹促狭的笑容,“就算您想娶,恐怕殿下也不会同意吧。”
沈听雨给了董明非一个白眼,吃尽碗里最后一点饭,放下碗,笑道,“董副将慢用,属下先上去休息了。”
董明非挑挑眉,看着沈听雨跟且歌上去的身影,无奈地摇摇头,哪儿有主子还没有吃完饭,随从就去休息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沈听雨等他吃完,伺候他,他也不敢啊。
第二日一大清早,就继续赶路这一路沈听雨见到了许多她未见过的风景,京城虽然繁华但是缺了几分清静之味?
景王妃因身体闭门谢客一事传出,在京城贵圈中引起了不少的轩波,毕竟这景王妃是当下京城数一数二的红人,不少贵妇想通过各种方法趁此机会跟景王府攀交情,不过都被觅荷跟周嬷嬷一一挡了回去。
周嬷嬷在沈听雨走的第二日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算再不同意沈听雨去边北也没有办法了,只能帮着觅荷来挡回所有求见的客人,这天刚送走前来探望的翰林夫人左卿盈,一抬头便看见了平乐候府的马车缓缓在景王府门口停下,觅荷暗叫一声苦,怎么把这两个小祖宗给忘了,沈听雨走的前一天平乐候妃带着安晴郡主跟沈寻真去寺庙里烧香还愿去了。
安晴郡主一身青色衣裙,玉带束腰,丝毫没有女子的柔起,掀帘跳下马车,直冲觅荷跑了过来,沈寻真一身淡蓝色的纱裙,鬓间插着一支梅花簪,由阿凝扶下马车,也从匆匆地走向觅荷。
“见过郡主,真儿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