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三人便跟在殷少殊身后,一起进了崇晖殿。
正值昀帝手中拿着玉玺,没有下旨,倒是要把玉玺看出一个洞。
“朕用这玉玺也用了快三十年,竟是从没有仔细看过。想来往后有人能比朕看得更仔细。”
昀帝这话让四人心思一动,太子之位已定,能手握玉玺的难不成还有旁人?
当然,昀帝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直接提起一件事。
“你们可知,前朝拱卫京畿的军队非是禁军?”
十二皇子抢在信王前开了口,“儿臣知道!
前朝有亲王卫,共同行事,但正因亲王卫的存在,才有后来安肃王谋逆的机会。
大襄开国之祖正是看到了亲王卫的害处,所以废除此制。”
昀帝笑意盈盈,似是很满意十二皇子的解释。
“十二只说对了一半。
前朝并未首创亲王卫,而是千年以前四方疆域的霸主望月皇朝有此制度。
望月皇朝亡于宰辅篡权,与亲王卫倒是无相干,说来令人惊叹,若非有亲王卫在旁抵抗,怕是只用十日不到就彻底亡国。”
昀帝莫名提起亲王卫,在场四人皆是脑中思绪纷纷,竟一时不知昀帝到底要如何。
另外三人不敢再问,都有意无意看向殷少殊,殷少殊无奈,便问出众人心中疑惑。
“父皇,安有亲王卫,京中便屯了有一万多兵力,如今咱们大襄城外有守军,城内有兰大将军的襄城卫,宫内有禁军,细细算来,已是将近两万的兵力。
或再有亲王卫,只怕兵部筹措不来。”
殷少殊担了太子之位,便是做好了让昀帝不高兴的准备,果然昀帝听殷少殊讲后,脸上的笑容少了大半。
“朕还没有说完,你着什么急!
在朕看来,除恢复的襄城卫,其余城外守军和禁军都应做出调整,亲王卫就是个极好的选择!
按照旧制,亲王下属三千士兵,接过禁军之责,好过回到封地,掀起风浪!”
昀帝如此直接,着实出人意料,竟是用亲王卫困住了众皇子的手脚。
郦眉笙真会挑时候,正正好跳出来打圆场。
“陛下,太子殿下也是忧心国事,请陛下看在太子殿下一片赤诚的份上,莫要生气!
臣以为,亲王卫之制也可,但要把守城军和禁军打散重组,怕是阻力不小。
臣有个主意,不若让三位皇子入守城军历练,待时机合适,再改制!”
昀帝很是满意,总算坐了下来不再黑着脸。
“郦卿说得不错,不过,可不止三位皇子,郦卿,你也要入守城军!”
十二皇子虽然没出声,但面有不屑,昀帝这偏向郦眉笙的一颗心,实在做得太明显。
果然在昀帝心中,谁也没有他的嫡长皇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