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来来往往的商人会在这里停驻,来做最后的修整。
所以在这个小驿站里,天南海北什么样的人都有。
李平安带着霍云来到了一个小茶棚,这个茶棚里坐满了人,格外的热闹。
找了一个不起眼的空位置。
“小二,来二两花生,一斤牛肉,两碗面条!”
“好嘞,客官这就来!”
霍云要好了东西就回来了:“这个地方虽然简陋,却是一个打探消息最佳位置。”
霍云端着花生米放到了桌子上。
“你看这群人,都是从天南海北来的,哪儿的消息都有,咱们只需一顿饭的功夫就能知道京城最近发生的大事。”
还是霍云是老江湖呀。
“幸亏我带你来了,不然我自己还真找不到这种地方。”
小姐的突然夸赞让霍云有些脸红。
“小姐,饭来了,赶紧吃饭吧!”
此时小二端上来两碗面条,一碟牛肉。
“客官,您的菜到齐了,请慢用!”
面条是清水面条,牛肉是水煮牛肉,虽然味道不惊艳,但管饱啊!
“哎哟,《论语》都传到你们那儿去了?”
“是呀,街头巷尾都是去买书的,咱也不识字,也不知道那本书里究竟写了什么?听说连陛下看了都赞叹的!”
“可不是吗?现在京城里已经普及了,而且都说了,科举考试从里面出题,现在我们那里的书生都在埋头苦读呢!”
“是呀是呀,都这么长时间了,还热度不减,看来那确实是一本神书!”
李平安埋头吃着面条,似乎他们讨论的话题与她无关一样。
她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个恶毒的目光,始终盯着她。
“你们听说了吗?京城里又出了一件大事!”
坐在李平安桌子旁边的几个人凑到了一起小声嘀咕。
“又发生什么事了?”
“汾阳王之子又犯病了!”
“汾阳王?你是说陛下的亲弟弟汾阳王的孩子?”
“是呀,就是那个小世子皇甫义,听说他犯病时口吐白沫,浑身抽搐,都开始翻白眼了!”
“哎哟,这是什么病呀?医治好了吗?”
“这就是重点!”那个人神神秘秘的,声音低了好几度:“我听人说陛下仁心,特地为此颁布皇榜,召集天下医者去医治小世子的病!”
“皇榜?有人揭吗?”
那几个人神神秘秘的,李平安已经吃完了一碗饭他们还在讨论。
“当然有人揭榜了!治好了小世子的病,不光能卖王爷一个人情,还能得到陛下的垂怜,就连京城的那些御医也得高看一眼,何乐而不为呢?”
……
听着那群人越讨论越兴奋,李平安倒是对这个皇榜很感兴趣。
他们说得对,治好了小世子的病,至少可以卖王爷一个人情。
她这一次京城之行注定会卷入各大势力之中,若没有个靠山,她也许真的会寸步难行。
“小姐,您有什么想法?”
霍云一直观察小姐的脸色,见小姐听得认真就知道她又有了主意。
“先不慌!进城后再看看。”
李平安刚想要细听,就听见外面一阵嘈杂声。
“驾——”
“驾驾——”
黄土滚滚,外面跑过来十几匹马。
马后竟然还拴着人。
那群人被拖在马后,浑身狼狈至极,有的甚至奄奄一息。
“老板,给我来碗面!”
率先进来的是一个奇异妆容的靓丽女孩,这女孩生得英姿飒爽,却心狠毒辣地说:
“不许让他们歇着,让马儿跑!我要累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