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恩情她记下了。
“赶紧卸货!”
“是!”
虽然天色渐晚,但李平安仍然让人撑起火把,把码头上无关紧要的人全都清理干净,连夜把这些粮食送到安全地方。
李平安早已料到霍云肯定会带来很多货物,一早就准备好了粮仓。
可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没有办法,多余的粮食只能运到食品加工厂了。
虽然有很多人知道码头上来船了,但大家都不知道船上装的是什么。
直到第二天,万人空巷,百姓们齐刷刷地拿着家里的米缸冲去码头,有些人才注意到。
“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琛看着空无一人的铺子。
就算他铺子里米面油的价格很贵,也有人买账,每天也是日进斗金。
今天却没有一个人。
不光他店里没人。
其他各个店里面都没人。
甚至连大街上也看不见半个人影。
“大少爷,听说,码头又有事发生了!”
“码头?那个李平安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
“听说昨天晚上回来了一批商船,商船上面载满了粮食蔬菜和水果……”
看店的这位小厮小心翼翼地对着郑琛说。
“载买了粮食和水果?这怎么可能?她就算是跑到南方也不可能买到一粒米啊!”
郑琛全都打过招呼了。
就算李平安开着船去了南方,那些大的商行也不可能给李平安做生意。
除非他要得罪他们郑家。
“大少爷,我听说打李平安不光买到了米面油,而且今天要以低价卖出!”
“低价?”
郑琛更加不懂了。
大费周章地去南方,不高价卖出倒也罢了,怎么还会低价卖出?
“能有多低?”
“一斗米,一百四十文!”
“你说什么?”
郑琛猛然回头,他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说,码头上卖的米,一斗只需一百四十文钱,而且不限量!”
“一百四十文,平常的米价一斗七百文到一千文不等,她整整比市价低了五倍之多,她卖那么少挣什么?”
那个店里的小厮本来想反驳,人家李家姑娘有善心,还问为什么?
郑琛气得不打一出来。
断人财路,简直就是杀人灭口。
这个李平安,他郑琛不除不快。
……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沈家。
沈家人正因为李平安突然变出的平安十二坊来想应对政策,应对政策还没想出,没想到人家直接运来了那么多米面。
“怪不得,怪不得……”
赵卓坐在椅子上一直喘着粗气,怪不得那女人不进圈套,原来她早就准备好了后手。
“舅舅,怎么办呀?李平安卖的米才一百四十文一斗,这么少的价格,咱们连收都收不来呀!”
赵卓一看见这不争气的外甥就生气。
“滚开!不争气的玩意儿!你怎么不说昨天你的米价还卖三十两银子一斗呢!”
“这,这能一样吗?”
赵卓转过头去:“难道不一样吗?”
“……”
沈君和没再回话。
“你准备一下,初六,我一定要让她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