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后头的文甜甜想到种辣椒时对他的嘱咐,猛地明白什么。
他是个心思单纯的孩子,而孩子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都会牢牢记得,所以,他才会在出门之际,交待家人不要动辣椒吧。
“甜宝,别愣着了,快上车!”梅氏习惯性的就要伸手抱文甜甜,却是伸到一半愣住了。
“我们甜宝是大姑娘了,娘都抱不动了。”梅氏看着文甜甜,高兴的眼睛笑眯了。
这才三个月不到,这个头就跟春天里的笋一样,都快到梅氏的下巴了。
小猫儿一样的丫头就长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就连眼下的那块青印,也掩盖不了她的水灵,
“喜宝抱得动!”梅氏正看的美滋滋,喜宝就两手往文甜甜腰间一托就将她送到了车上。
“喜宝!”文甜甜有些无奈。
每次出门,只要有喜宝在,但凡有点爬高走低的路,就跟她自己没长腿一样。
全是喜宝抱来抱去。
这以前,她是个瘦弱的小丫头也就罢了,现在都是大姑娘了,还这样抱来抱去,真是没脸见人。
偏得还有先坐上车的人,打趣的说:“瞧这小两口好恩爱呀,羡慕死人了。”
说话的是大清早从九寨赶来的尤大娘,腿上放着和竹篮子野山菌。
旁边的提着一笼毛色鲜红的焰鸡的来自五寨的刘大娘,也羡慕的说:“宋三嫂,你是苦尽甘来呀,年前还在为喜宝发愁,这不才几个月,就多了个水灵灵的小媳妇,不光小两口恩爱,还脑子活,会赚钱,点子多,哎哟,看你这福气,都酸死人呶。”
“可不是嘛,都托了你家的福,咱们进城快多了,不怕你眼红,我这个月光是卖野山菌就赚了这么多钱?”尤大娘看着自己腿上的竹篮子,得意的伸出手,用指头比了个九字。
“啊,九十文,这才月头呀。”坐在最里面一个年轻的大媳妇,惊讶的说。
她是从七寨来的古嫂子,家里以打猎为生。
尤大娘摇摇头,颇为得意的说:“什么九十文,是九百文,医馆的大夫说,我这叫老树皮的野山菌可以治病,老值钱了,一斤就一百文。不过天气热了,再想卖得明年了。”
“你个老嫂子,这么赚钱的事,咋现在才说呢,也让我们赚点呀。”那大媳妇佯怒的拍尤大娘一下。
尤大娘斜她一眼说:“你还眼红我,你不说你家男人天天进深山里打猎,专挑那稀罕的狐狸,富太太都要抢疯了,一张皮子不只一两银子吧。”
古嫂子垂了垂眸,“哪能呢,这不我男人昨天还摔了一跤,买跌打药都花了两百文。”
刘大娘笑看古嫂子一眼,“瞧你抠门的,每天赚这么多,就买个两百文跌打药,就舍不得了。 ”
“哎,你们是不知道,咱们七寨田地少,要是不打猎,老老小小都要饿肚子,真是多亏了宋三嫂你家这个三轮车呀,以前山高路远,要是遇着太阳大,都臭在路上了。现在有了三轮车,我一个妇人赶早去卖皮子,多赚好些钱呢。”
古嫂子说完,朝着梅氏郑重的道谢。
梅氏听着大家日子越过越好,也是容光焕发,“那是你们自己手脚勤快,就算没我家甜宝想的三轮车,也能赚大钱。 ”
这话五分恭维,五分真实,听得大家伙心里极熨帖。
大山里的人讨生活不容易,交通缓慢就是第一大难题,很多新鲜的东西,经过一路奔波不是坏了,就是蔫了,也就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