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二和宋福根做了十几年木匠,还是第一次体会到门庭若市的壮观场面。
看着木匠棚外,黑压压的人群,宋老二结巴的说:“福根,这么多人买,赚得钱抵得上咱们在师傅那里一年的工钱吧。”
宋福根埋汰的斜一眼宋老二,“你个憨货,咱们在师傅那里的工钱才几个,你数数,一二三……少说有一百号人,一个人买一块育种板,就是五千多文钱,可以换五两多银子呢,你一年的工钱有五两吗?”
宋老二想了想,他的工钱是一个月五百文,还要去掉农忙的月度一年最多干九个月的木匠,确实不够。
“乖乖,这么多呀,这,还只是育种板呀,再卖些别的,咱们不就……”宋老二激动的要喊出来。
宋福根赶紧捂住他的嘴,“那么大声干嘛,生怕别人不知道呀,财不外露,懂不你。”
“嘿嘿,懂懂,那我们赶紧干活吧,甜宝可说了,咱们的货不够卖,得再做些。”宋老二激动的全身热血沸腾,干活也充满了力气。
宋福根也赶紧叫过看热闹的学徒们一起干活。
因为人太多了,文甜甜和柳氏等留守在家,没有下地干活的小姑娘大媳妇被叫过来招呼客人。
文甜甜也没有想到,大山里还有这么多农户没有育种,所以备货并不够卖。
她按着先来后到的顺序,让大家伙排好队,有现货的先拿走,没有货的则登记起来,约定两天后送货上门。
那些大老远跑来没买着货的原本很不高兴,但听说两天后就会送货上门便又消气。
但是农民种田都是看天吃饭,这两天正好春和日丽适合育种,文甜甜便又贴心的跟大家说:“育种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你们也可以向已经育好种的人家借用,如此既不耽误耕种,也可以更加省钱。”
这话说的,着实大度,完全没有城里商户那种恨不得你把全店买下的奸滑之相,村民们对她更满意了。
连声称赞,“好咧,这小姑娘心地真好。”
文甜甜赧颜,没有想到随口一句话能得到这么多肯定。
人心果然是相互的,你为我着想,我也会替你考虑,这也让文甜甜生起改进更多农具,帮助百姓提高产量的决心。
前来购买育种板的村民,不管有没有买到,都心满意足的准备离去。
文甜甜也一边收拾登记的册子,一边琢磨起还有什么农具可以改进。
“娘,娘,你死的好惨呀,娘!”寨子口忽地传来敲锣打鼓,和哭灵的声音。
众人举头看去,就看到山道上十几个披麻戴孝的女子,用牛车拖着一口用几块破板做的棺材往东坑寨走来。
为首一个面容憔悴的小妇人怀里还抱着个一岁大的孩子,那孩子不知是受旁人的影响,还是不舒服,正哇哇的哭着。
“招弟?”文甜甜耳聪目明,一抬眼就看到前头拉车的正是原主的大堂姐文召弟,后头跟着的则是她的妹妹们,大弟,二弟,三弟……一直到最小的被招弟抱在怀里的十三弟。
这些都是原主二叔文大力的女儿,来得这样齐,要做什么?
文甜甜猛地想起近几日从十一寨传来的流言,再看向那粗糙的棺材,顿生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