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中,先从清查投献开始,然后,主要的地方是江南和直隶,可以吗?”朱元璋抬起头,疑问地看着朱明远。
朱元璋早就知道,江南和直隶在他的眼皮下,他不相信。在自己的眼睑下,有人可以做这些事情。
朱元璋不相信也没办法。
江南和直隶是勋贵最多的地方,也是淮西勋贵的势力。不用说,这些地方肯定是最严重的地方。
现在是洪武年间,因为不是大明中后期,洪武年间被献上士绅官的土地,在江南和直隶这个地方,没有被献上勋章贵的名字。
之所以选择了江南和直隶,是因为这里是最难整备的地方。
地方上的绅士们无论多么有实力,也敌不过直隶和江南的勋章。
所以,这里是最难的。但是,同样的,只要把这里收拾好,以后的事情就方便多了。
“陛下,江南和直隶是天子脚下。
官绅要一体纳粮,首先要弄清他们名下的土地,然后再按照这些土地来收拾”朱明从远处拍了哈哈哈。
朱明远不想说实话。说实话,现在朱元璋根本坐不住吧。
朱明远在写章程的时候,曾派人调查过,熟悉江南和直隶的情况。
在江南,许多土地都被勋贵们骑着马圈,土地上的平民成了勋贵的佃户。
这是淮西勋贵中公开的秘密,朱元璋也曾给勋贵们很多土地。
“你还说从正年间到现在的秀才会举人入士名单吗?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朱元璋再次询问。
“我说需要从整年到现在的秀才、举人、进士的名单,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朱元璋满脸疑惑地看着朱明远。
“陛下,朝廷的律法,绅士优待。所以臣必须知道今天下有多少秀才举人,有多少进士。朱明远说。
对于上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一事,大明也承认了。
朱元璋为了让天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定下来,不得不承认前朝的读书人。
朱元璋的眉毛皱得紧紧的。这是大量的数字。到现在为止,大明王朝有多少秀才,举人进士,朱元璋自己也不太清楚。礼部的名单也不齐全。
朱元璋皱眉说。“明远啊。
就这么办吧。先从江南和直隶开始吧。请先收拾这两个地方。
如果这两个地方可以按照你的章程的那个形式进行,那么成功后,就把你的章程流程看作是推进天下法。”
“臣遵从命令。”朱明远只能按照朱元璋说的去做。结果朱元璋说的也有道理。
“这次的事情和四大人一起做吧。
需要的书吏帐房,我都要配合你们完善!如果有什么需要的,我会提供什么。」朱元璋严肃地说。
“这样的话,请先准备好。圣旨一会儿就到。”朱元璋对朱明远说。
朱明出远门行礼,退了去。
出了御书房,朱明远直接去了自己的家。
坐在大厅里,朱明远静静地等待着朱元璋的圣旨的到来。
不久,宣读了圣旨的官员带着朱元璋的圣旨来到了朱明远的家门口。
已经准备好的香案摆在门前,看着香案后面的朱明远一家,宣读官打开手中的圣旨,大声朗读着。
“……任命朱明远为总督税务大臣,领户部尚书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