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利用报纸向天下的学子寻求治国之道,引导国内舆论,希望今后自己能为实施新政策得到舆论的支持。
说白了,要和言官御史们争舆论权,舆论这块阵地你不来争取,就会被别人给争取走了。。
言官们也发现帝国日报具有这样的功能,多分享希望关闭帝国日报社,抱团持续发送奏章。
大家都是聪明人,心里都清楚,这个报纸连朱元璋都很爱看。
必已经成了朱元璋给他们的一个信号,所以都不敢明面上说对报纸有意见,只是暗戳戳的挑刺。
说白了,政治斗争、政治势力的对决、言官集团挑战皇权、争夺朝堂发言权的事,在大明屡见不鲜,基本上每一位皇帝都会遇到几次。
朱元璋做了16年皇帝,可天底下什么样的风风雨雨他没见过,对于这种小儿科的打闹倒也不在意,只要不干涉到黄泉就好。。
朱明远也不闲着,帝国日报是自己辛辛苦苦创立的,有人想毁掉,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但朱明远什么也没说,指挥着新归依他的狗的脚们在朝堂上和言官们一起喷了出来。
来吧,互相伤害吧。谁在害怕谁。在朱明远的搅拌下,双方发挥了浑身解数,互相攻击,互相压迫,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大明言官确实有点牛,平日在喧嚷,白天看谁不满意,晚上伤脑筋写奏折,第二天上奏,弹劾!据统计,朝中大臣至少弹劾过20次言官。
最后,言官们无论说什么,哭宫也好,撞柱也好,反正朱元璋拒绝关闭帝国日报社,有时被闹得有些火大,杀了几个跳跃的最欢的家伙。
最近,朱明远看群臣们奏出的互相弹劾的篇章,心里很奇怪,真的是狗咬狗!无论如何,火力不要集中在他身上。
朱明远突然看到了有关毛骧的奏章。这是锦衣卫的指挥使蒋瓛上奏的,表示自己干不好指挥使,这个工作还不如还给毛骧,自己给他打下手就行了。
朱明远冷笑,这表面上是尊重毛骧,其实是明升暗降,在锦衣卫中,指挥副使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掌握着实权。
看来,蒋瓛开始对自己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按道理来说,自己跟他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也是最近几次联合行动。
但这个都是在朱元璋的授意之下开始的。他也没有跟自己有什么为难,处处配合,按道理来说,朱明远还觉得跟他关系不错。没想到对方竟然是这么看待自己。
但是家奴是家奴,怎么跳也跳不起来。过了一会儿给毛骧做点什么,立了功再提拔……
献上战俘大典后,蒙古军在10天内连续攻克定兴、安肃,如向明廷挑衅和报复,固安、,文安、大宝边塞重镇已经暴露在了蒙古军的铁蹄之下。
北面的蒙古军在皇太子天保奴率领下进攻大同,占领河西走廊,包围屯兵西云、平谷,环绕大统,半个月内“蹂躏黄区”,无数平民的家遭到破坏,孩子财产帛被掠夺。
定兴卫总兵何以平和千户金武,奋力抗争,多次退却蒙古军,结果敌众我少,兵我粮不足,定兴陷落,两人最后自杀殉国。
朝廷在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朱元璋赠与二人官位和谥号,并列举忠节,建立祠堂进行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