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祭:祖宗,比如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他们。
中祭:一般是一些神明,比如关云长或者孔夫子。
小祭:这些往往是在当代为国奉献的文臣武将,他们大多都是死于非命的。跟着朱元璋起兵,但是没有活到大明朝开国的那一天,比如花云,胡大海等人。
地方祭祀体系:省、府、州、县等各级祭祀。
朱明远不仅按照省级标准祭祀良乡城的忠烈祠,还在京城建了忠魂祠,日后宣化卫阵亡将士全体进入京城忠魂祠,按照中央祭祀的标准进行祭祀。
祭祀之日,良乡城几乎所有的平民都来了,为了保护他们战死的良乡,祭祀了丁世奇等军士,殉节的知县蒋秉采等文吏和为了与元军的血战而牺牲的千人以上的宣化卫将士。
在庄严盛大的祭祀乐舞的配奏中,主祭神官指挥祭祀,百姓们郑重地进行祭祀,流下了眼泪。
在忠烈祠里,朱明远带着宣化卫将官上香,拜了几拜。
在祠堂外广场,所有的宣化卫将士都会举行刀礼、枪礼,并齐唱二狗子“谱写”并且亲手教会他们军歌《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
说实话,军官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有限,所以这里边很多歌词,他们虽然会唱,也能够感受得到其中的壮怀激烈,但是却完全不理解歌词是什么意思?
于是二狗子又跟他们普及了这首歌,唱的是精忠报国的大英雄,岳飞的故事。
岳飞抗金救国的故事千古流传,汉人哪有不尊重岳飞的,知道这首歌是唱岳飞的,再没有人有任何意见,慢慢的也能体会这其中的爱国情怀了。
二狗子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通过歌词和历史上的英雄,让官兵们理会什么叫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这是一件好事,将来可以多让士兵们唱一些这样的歌。
数千人齐声歌唱,充满着能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新招募的守城士兵们感叹道:“如果有这样的祭祀,日后战死也有价值。”
陵园旁边有宣化卫骑兵战死的战马,也有战死的战马全部和宣化卫将士一起埋葬的墓地。
朱明远说。“战马虽然不会说话,但和士兵一样是宣化卫的一员,为了国家而战死。他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朱明远的行动感动了宣化卫的骑兵,战马是骑兵的一部分,骑兵们与自己的战马感情非常深厚,皇太子像兄弟一样让骑兵们有归属感。
其他各部的将士也赞不绝口,朱大人体谅将士,说自己能在其旗下服务,是一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