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兴化的这场奏折完全是弹劾朱明远。
而且上面几乎列举了朱明远的十大罪状!
蛮横、贪得无厌、以权压人、与民争利等等,简直把朱明远说成是十恶不赦的人。
朱明远是个什么样的人,朱元璋觉得自己看得很正确。
朱明远虽然很年轻,但作为一个人也非常稳重,在与人接触、作为人处世方面,有时会比普通的老官更严格。
这样的年轻人到了松江,不可能像孔兴化所说的那样。
南京虽然不离松江很近,但松江最近的传闻也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朱元璋脸色有点不好,放了孔兴化的奏折。
武英殿内的内侍和宫女都看脸色,一看到朱元璋脸色不好,就一个个地赶紧停止声音,不敢气喘吁吁,害怕被牵连。
那之后,朱元璋又看了朱明远的奏折。
我很好奇松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朱元璋更早的打开了朱明远的奏折。
朱明远的奏折内容比较多,大部分都是来松江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状况,联想到了什么,自己是怎么准备的,打算怎么做的,还有有什么结果。
厚的一本几乎全是干货!
和别人的奏折完全不一样!
说起别人的奏折,哪怕是当年的刘伯温等人也不例外,都是开头的歌功颂德,然后说正经的话,这种认真的事,要尽量引用经典,用华丽的语言去积累。这才算合格。
朱明远的奏折不同,开头没有任何功赞德。
即使是正确的事情,也要把可能性全部写出来!
朱元璋不是不喜欢听好话,但是她更喜欢那些实际一点的东西。
当年的茹太素就是因为奏折写的实在是太过拖沓了而被朱元璋给骂了一顿。
这可以说是朱元璋看的最轻松的奏折。
以前的奏折,他看起来很吃力,但如果很少读书的话,也许不知道文臣引用书的情况。
不如说,朱明远这一清晰的奏折,使朱元璋的眼睛焕然一新。
朱元璋看完朱明远的奏折后,原本应该是阴天的脸色松弛了。
“不错不错,这小子干的真不错,原本以为他要干个一年半载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成功了!”
朱元璋自言自语,随即又看向了孔兴化的那份奏章,心中怀疑孔兴化为什么弹劾这么多罪状。
现在,看到朱明远的奏折,松江盐场的建设成功了,海盐的第一批也被生产了,不下六千石,每隔几天新的海盐就会一批接一批地被晾干。
朱元璋推测孔兴化一定看到了朱明远盐场大量出产海盐,嫉妒得眼睛发热。
沙滩上有什么?
朱元璋想一想,几乎什么都没有,不能耕地生产作物,可以推测出和荒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