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蝗虫过境,吃干抹净!
古代如果没有爆发什么特别大的天灾,粮食正常的丰收,那就已经算是太平年了,而连续持续几十年都是太平年的话,就可以称为盛世了。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或者洪武之治,以及康乾盛世,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但即便是太平年或者盛世,也经常出现大面积的灾荒或者饿死人的事情,毕竟封建社会就那个生产力,那个生产关系怎么可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吃饱饭?
自从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天底下的百姓享受了很多年的太平年,很多人都甚至已经忘了十几年前的天灾人祸是怎么回事了?所以等黄才真正到来的时候。很多人一下子都没有准备。
地理的粮食被吃了个精光,而家里的存粮也不够了,百姓一下子就崩溃了,整个生产体系和小农经济也一瞬之间被冲得稀巴烂,他们只能四处逃亡,沦为难民。
明朝的时候,全国南七北六,一共十三个省,而一下子有十个省都面临着剧烈的蝗灾,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大部分人都开始朝着江南地带涌了过来。
很多人甚至直接涌进了南京城。其实这个时候江南不一定都有粮食,只不过大家都觉得将来是国家的粮仓,再怎么吃饱饭也没有问题吧?
朱元璋是百姓出身,平时对百姓还算关爱,他马上就用之前购买的粮食救济永进南京城的那些灾民们,南京盛一瞬之间,处处是难民营,都在救济百姓。
眨眼之间,这样的事情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甚至朱元璋为了天下百姓,把二狗子的婚期又往后面调了调,总不能在这个时候宣布公主大婚吧!
二狗子对此没什么意见。就是不知道公里的那位宁远公主是什么想法。
公主那边的事情先不用说,朱元璋这边却很寒心,今天早朝的时候,有些人就像商量好的一样,提出了一个非常嗖的主义,那就是下诏从全国各地征调能人来一场求雨。
只要下过雨之后,蝗灾自然就会解除。
其实要是放在以前,说不定皇帝还要下一个什么罪己诏之类的,只不过朱元璋是谁啊?群臣想让他认错呢,绝对不可能,如果非要认错的话,也是他自己主动认错。
说实话,这种馊主意,朱元璋自然是不相信的,如果随随便便求雨就能求得到的话,那当年他的父母也不会因为旱灾而饿死了。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有些人的推动之下,这种呼声居然越来越高,甚至有一些文武百官私底下找上朱元璋,也希望他能够请几个高人,过来开坛做法。
旱灾之后必有蝗灾,蝗虫就是因为土地的干旱而大量繁衍,如果下场雨的话。那么蝗灾就会自然解决。
朱元璋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他马上就猜的出来,这后面有人在指使,否则的话,为什么大家突然都建议要求雨呢?
只是现在。相比起如何惩治着后面的小人,先把眼前的风波给度过了,才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心情不好,吃午饭的时候,马皇后给他端了一碗菜上来,看到自己的丈夫心情不是特别愉悦,就猜得出他在纠结什么,忍不住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