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去查一下这个宋慎和胡惟庸究竟有没有关系?要查个一清二楚,不能有任何的纰漏!”
“知道了,奴才这就去办!”
和毛骧的表情丰富不一样,蒋瓛的脸上几乎没什么表情。
不过,蒋瓛的表情虽然很少,但并不代表后者是个蠢才,相反,在揣摩圣意方面,蒋瓛比毛骧更加厉害。
从朱元璋脸上的森森杀气,他就判断的出,恐怕这回陛下是要对宋家动手了。
接下来几天,宋慎的奏章一件接着一件,朝着朱元璋的御书房发来。
而内容也几乎乏善可陈,基本上都是请求朱元璋早点选定丞相的人,选好安定民心和朝局。
而那些之前跟他串联起来的文武官员,也一个个联名上书表示支持他的想法。
看到宋慎如此的坚持,以及他身后的那帮人的推动。
如果不是考虑到宋慎本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根本就没有多少能力充当权臣的话,朱元璋真要怀疑这个家伙是不是自己想当丞相了?
但即便如此,宋慎也早就触犯了朱元璋的逆鳞。
而同样的,他身后那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朱元璋眼中的朋党,却仍然不退缩,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自古以来一直都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无论文关犯了什么错,都不会受到太多的柯南,尤其是宋朝皇帝。甚至主动发出了“朕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美好诺言。
要说宋朝对文人士大夫的待遇确实不错,哪怕是犯了贪污大罪,最多也就是流放了事,所以,在宋朝历史上,武将杀了一个又一个,包括岳飞在内,但是文官里你见过杀了几个?
甚至就连祸国殃民的贾似道,最后南宋皇帝都没有想过要杀死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官,把他给宰了。
所以明朝的大臣们看的那叫一个羡慕,他们现在也知道朱元璋不好惹,所以也没有对“共天下”抱有太大的希望。
但还是希望朱元璋能够给他们这些大臣一点尊严,不要像杀鸡宰狗一样的随便祸害。
如此一来,相权就成了他们唯一一个向皇权表达诉求的途径,如果连这条途径都没有的话,那他们就彻底成了皇帝眼前的奴才了。
所以这半个月之后的又一次超会中,这些文武大臣们一致发起了联名上书,希望皇帝能够接受他们设置丞相的请求。
至于朱明远则依然站在一边,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反正有没有宰相?对于自己这个左都御史来说都不重要,自己只要安心的当一个薪水小偷,混子就可以了。
“宋大人,既然你苦心而求的话,要不这样吧,朕让你来当这个丞相怎么样?你总是这么哀求。朕也不好驳你的面子。”
宋慎大吃一惊,他这么做可不是为了当宰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还不为天下人给骂死。
“陛下,臣绝对没有这个心思,臣自知才疏学浅,难堪大任,臣是希望陛下能够选取一贤明之人,担任宰相,以匡正我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