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各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像高昌回鹘,沿用的是西辽的货币第纳尔金币,因为西辽的附属国较多,第纳尔金币还是比较坚挺,赵构权衡利弊,和梁扬祖、王诚沟通之后,给出了一第纳尔金币,可兑换十元宋元的汇兑率,耶律大石虽然不太满意,但西辽更多的民间交易是采用以货易货的现实,对于第纳尔的需求并不是很高。第纳尔采用金制,成本很高,被赵构一下子拉了下来,耶律大石有点不高兴,但赵构给他指出,西辽的货币存在极大的风险,金银这种硬通货你西辽的储量不多,就不能大量发售,导致金币本身价值很高,但无法大量流通,钱的本质就是流通,都成了收藏品了,你还流通什么,一方面市场上的第纳尔越来越少,一方面因为贸易需要,还要大量铸造,往往新币投入没有多少时间,就又没有了,成了恶性循环,导致西辽的经济收入大量缩水。
赵构和耶律大石谈到,你不要再铸造金币,否则你出多少,就有人收多少,不仅影响你,也间接影响到了我,一些不法分子,回收第纳尔后,把金币二次融化,重新铸造成小金条出售,倒手就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所以,我才有这个宋元体系的想法,统一货币结算,成立联盟货币基金组织,也是对各会员国经济发展的一种保护。
耶律大石细想之下,也是这个道理,就同意了赵构的这个提议,搞定了西辽,剩下的附属国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西夏李乾顺虽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也想不出来什么,况且,西夏是最早融入宋国经济圈的,他现在的西夏军民,只认宋国小钱,不认西夏宝钱,他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在西夏全面放开货币市场,这两年开榷,倒是实打实给西夏带来了飞速的发展。
经济一体,军事一体,政治一体,这才是赵构的目标。
现在,经济一体基本形成,上到兵器、铠甲,下到针头线脑,都已经离不开宋国这个庞然大物的供应,有些东西,虽然各国也可以制造,但在宋国物美价廉的冲击下,很快就被击垮,精美的瓷器、华丽的绸缎、就连食盐,也是宋国的三大盐场所垄断,出产的食盐精细、味儿正,关键是价格低,因为在宋国,实行的是食盐专卖制度,全国一个价。
耶律大石也曾和毕勤哥、阿赫玛德、易卜拉欣等人有过交流,尤其是赵构在安塞军营的刺杀演练结束,就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自己手底下十万八万的人马,在赵构百万大军面前,只如蝼蚁一般。就是金国,他们也不看好能和宋国一争高下。
虽然赵构有些事情做得专断了一些,但这些人想想,没有赵构的一言九鼎,这些事情,恐怕谁也办不成。想想这样也好,至少有一个老大在前面照着,有了事儿,还有几个现成的帮手,这个局面,好像也不错。
既然思想统一了,赵构对延合大联盟的打造的速度是极快的。在教导团先期在安塞基地展开训练的同时,大批的铠甲武器陆续先期装备各国精锐部队,赵构要求各国先期要组建一支战略机动部队,随时拉动训练,保持全天候战备值班任务。
另外一方面,要制定发展经济的鼓励性政策,开导他们,只有民富国才能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然后带动大部分人共同富裕,但同时,相关的法律条文一定要同步跟上,充分利用打通的新丝绸之路,把买卖一直做到最西边的波斯、大食、赛尔柱等中西亚国家。
做买卖,最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保障,赵构成立联军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这条丝绸之路的畅通,因为随着商贸的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导致衍生出赫赫有名的丝路强盗,大大小小上百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贸易活动。
另外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他要利用这两年的时间,把整个西部都处于宋国的控制之中,遏制蒙古部落的兴起,最后实现民族大融合。
这个人物,他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了一个人,西道战区踏阵军军长、老十三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