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沧澜看了那名字一眼,倒是一时半会儿没想到是哪家公子。
“娘子认识?”
宁红叶不犹豫点点头:“有过数面之缘,且还算救过他性命,先前他当街被黑心店家殴打,我便顺手帮了他。此人敢直言店家漠视法度,虽出身寒门,却不畏皇权,倒是个难得清醒又敢于开口之人。那时候我便猜到他能上榜,却没想到能一举夺下会元的位置。”
这些事情于宁红叶来说不过是顺便的举手之劳,自然也没同顾沧澜提起过。
这会儿顾沧澜听会元出身微寒,倒是露出几分满意之色。
“寒门辛苦读书数十载,考取功名才不负这十数载年华。且如此乌烟瘴气的朝廷,也需要些新人来替一替旧人的位置了。”
宁红叶点头,她对朝廷之事也算了解,自然同意顾沧澜所言。
那名单再往后看去,江家那个嫡长孙江涵列第三,已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宁红叶倒不觉得这排名有假,毕竟江丞相才学之渊博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若不是江家出了个外孙为皇嗣,江丞相必是千古流芳的忠义之臣,这样的氏族,教养出一个春闱第三,实在再正常不过。
只是这一来,江家再有大才入朝为官,于盛恒来说便是一大助益,若是不参与党派之争的纯臣也就罢了,怕就怕是同江丞相一般的心向盛恒之人,如此,朝廷这趟浑水只怕要被搅得更浑一些。
再往后便是姜长风和太子府上那两个白姓门客,都是二十几名的成绩,算是很不错了,只要有机会进入殿试,太子对那白氏兄弟的栽培便不算白费。
之后的名字中偶能看到一两个眼熟的,也都是盛京城里这些朝臣家的公子,平日里宁红叶去各家参加各种宴会的时候或是见过或是听过,都是知道却不算熟悉的。
原也只想着随意看看,便将这榜单继续看了下去,可看到最后宁书贤三个字的时候,宁红叶愣住,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待看清楚那名字底下的“盛京人士”四个字时,才确定这人就是宁府那个不学无术的草包。
她不由疑惑:“这春闱的题是谁出的?很简单?”
顾沧澜不知道她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一听便笑了:“这次的试题我看过,单论一个“谋”字,范围太大,学子们各选角度答题。这题目是孙源所出,之后交由圣上看过才定下来的,因着作答范围巨大,众人捉摸不透官家心思,便只能依着自己才学而来,实在算不得简单。”
孙源出这题的初心,想来也是看够了朝中这些官员的尔虞我诈、相互算计,是以才想要借这一个“谋”字,看清学子品性,若只为自己谋、只为权势谋,那如此品性必然是入不了朝堂的。
宁红叶一听这题目便皱了眉头。
所谓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别说什么提前计划,宁书贤那个草包完美继承了她二叔和二婶的蠢笨,行事冲动不说,为人不够沉稳,同谋字沾不上半点关系,怎么可能写出足以令内阁朝臣都刮目相看的文章?
“宁书贤有问题,旁人我或许不了解,可此人胸无点墨,若不是考题过于简单让他撞上,那就是他这个人或答卷的问题。”
但很明显,考题不简单,那有问题的,就是宁书贤。
顾沧澜是知道宁书贤这个人的,虽说宁红叶在府中时同宁家二房往来不多,可只要是宁家人,他都了解了不少,知道宁红叶所言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