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礼凑近一看,眉头顿时皱的更紧了。
“怎么?秦大哥觉得有何不妥吗?”见状,虞戈心头一突,忍不住追问。
“确有不妥…”秦书礼压低声音,继续说:“京查办敢带人堵门,背后肯定是受人指使。
现在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整个永安城上上下下不知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咱们呢。
不单单是我们,李珏失踪的情况下,李家肯定会格外注意所有跟本案有关联的人。
所以说,内务府的那位恐怕不太方便出手相助…”
听秦书礼这么一说,虞戈顿时明白过来。
看来京查办狗急跳墙也并非投鼠忌器,等同于直接挑明了,谁敢出手帮城南衙门,就是在跟李家叫板。
眼下这时局,受李家打压的保王派只能堪堪自保,根本没有余力掺和这件事,试问有谁敢得罪李家呢?
当然,虞戈心中还想到一个人能帮自己,是小九。
如果他有危险,小九肯定会竭力帮他,只是她做的已经太多了,虞戈也不想她因此事而受到牵连。
“如此说来,的确不能去找她。”虞戈陷入沉思,不知应该如何处理。
秦书礼见他为难,便故作漫不经心般,念叨了一句:“如果能换一处公堂,审问李珏就好了。”
“秦大哥说笑了,这公堂岂是说换就能换的。”虞戈露出一抹苦笑,“就是借,也借不来呢。”
之所以必须在公堂上审问李珏,实属无奈之举。
一是为了让李珏相信,虞戈真的要定他的罪。其二,也是虞戈这身份惹的祸。
身为知县,他有审判罪犯的权利,但帝国的铁律也明确规定,定罪必须要在大堂上公审,不得动用私刑。
为了公正,也是为了不落人口实。如果动用私刑,让罪犯认罪,事后难免会有人质疑,引来不必要的争执和麻烦。
“怎么借不来呢?”秦书礼突然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继续说:“小虞大人,可知那城东知县是哪一派的人?”
“哪一派?”虞戈一脸茫然。
见他的确不知,秦书礼也不故意卖关子,小声道:“胡知县是当朝老臣温白开一手提拔的,温白开又是三朝元老名望颇高,也是李氏一党打压的最大目标。”
“温白开?这人的名字…”虞戈吐槽一句。
“名字只是一种称呼,无伤大雅。”秦书礼扶了扶额头,继续说道:“温大人是保王一派,所以说,胡知县他也是保王派的人呀!”
听到这,虞戈也有些明白,为什么那日胡知县会亲自来接他出狱,并非常爽快的同意释放刘一刀。
虽说,是上官飞燕有错在先,但既然胡知县也是保王派的成员,便自然希望虞戈能够洞察真情,杀一杀李氏党羽嚣张的嚣张气焰。
即便虞戈翻身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保王派如今人人自危,有希望总比没有要好。再不济,能出口气也是极好的。
见虞戈陷入沉思,秦书礼趁热打铁,继续提醒道:“如果小虞大人能出面,说不定,真能从胡知县手中借来城东的公堂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