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忘记赵远的嘱咐当即从袖子里,掏出一袋银子呈给李英兰。
“请老夫人一定要收下。”
李英兰拿着在手里掂了掂,能感受重量,她只道:“你们攒点粮饷不容易,我这边不着急用银子。钱你先拿回去,若赵远问起,你就说是我先存放的,有急用再来找你要。”
“这……这怎么使得?”汪黑脸头一次见到,给钱不愿意要的人。
“怎么使不得?赵远在家就听我的,现在身处军营,他可以不听我的,但是银子这块,一半算家事,我有决定的权利吧。”
“你放心收好,赵远问起来,我给你兜着。”
李英兰真的不想要,汪黑脸左右看一眼,发现赵家人都在,连赵总兵的亲爹娘都不劝,这才稍有领会,乖乖把钱袋放回袖子。
“多谢老夫人体恤。”
“嗳,别客气,我没买到成袋的谷子,还要占用你们操练的时间打谷子,我的心里过意不去。”
汪黑脸把头摇成拨浪鼓:“这都不是事儿,您送来的这些粮食太及时了。”
“通常,我们见到的稻穗一根上面只有15颗左右,你现在给的稻谷,真的太出乎意料了。”
“我真想去江南水乡看一看,看当地是不是有这种丰产富饶的稻穗啊!”
“难怪人人向往江南,我现在也十分向往。”
李英兰在心里暗暗惋惜,等你真到了江南,一样看不见如此丰产的粮食,这可是袁爷爷的团队想出来的杂交水稻。
在她穿过来之前,曾看到过一则报道,说袁爷爷团队研究的新品种,一穗可以高达390颗谷子。
在现在的基础上超级加倍,这是什么概念?
可惜了,白玉空间里面没有这种科研成果。
等汪黑脸离开,李英兰打算回城,不想她被拦住,非说让她们坐镇观礼。
等待的时间并没有很长,临近晌午的时候,金黄的米糠和晶莹剔透的米粒,分成两拨,所有粮食都被打下来,重新装袋。
李英兰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就像个吉祥物,端坐在高台上看齐军师和赵远主持。
头一批念名字的人是将领,他们分得最多。
第二批是营救有功的士兵,他们分到的量,也抵足了上个月的一石军饷。
第三批是本次营救负伤的人,各拿一石。
第四批是其他参与营救的人,第五批是现役中,有军眷被捆的人,也拿一石算是总兵的安抚。
如此井然有序的论功行赏,分了一波又一波,负责发粮食,造册登记的汪黑脸和黎伍长发现,竟然还有结余。
汪黑脸喜滋滋的上前汇报:“总兵、军师、老夫人,咱们现在还剩余10石米麦。”
李英兰心知自己高粱种得少了点,高粱肯定没有余留的。
营帐里,还有两千号兄弟望眼欲穿,刚才的场面太吸引人了,他们没有出战所以分不上。
知道大家都眼馋得厉害,剩下米麦一共四十石,也只够分给四十个人,不够分还不如不分。
赵远当机立断:“行啊,剩余的米麦,兄弟们把锅支起来,今天大家吃大锅饭。”
“吃完了这四十石粮食,再吃你们自己的!”
一石约有60斤,结余有2400斤,每个人每天约吃一斤粮,如此安排,大家欢喜鼓舞,军营人人可分一杯羹。
现在最惨的就是十个逃兵,看大家有粮食吃,现在肠子悔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