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说庶子不好,只是觉得我若真的跟他成亲了,就要面对两个婆婆。”长枫的母亲就算不为难她,嫡母呢? 她也不会为难自己吗? “这有什么?只要姑爷好面对两个婆婆对姑娘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吗?”也不知道外面是怎么传出她家姑娘不仅长得丑,还蠢笨得很。 其实她家姑娘不仅长得貌美如花,而且还很聪明。 女使不知道这都是的柳婉清自己传出去的,因为她知道女子容貌太好不是什么好事,没想到蒋家公子听了传闻觉得她长得丑配不上他,所以就跟女使搅合在了一起。 现在想想还真是可笑。 希望这个盛家的哥儿不要让她失望才好呢! 朝堂上的事情随息万变。 “陛下,近日四海初定,朝纲渐稳,逆王一党虽大多伏诛,恐余孽仍在不可姑息应肃清彻查。” 皇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韩相公说得有道理,不如你推荐一人统管此事吧?” “臣保举···” 韩相公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太后给打断了,“谏院新晋侍御史齐衡有一奏折,力陈清除叛党之法,皇帝不想听他一言吗?” 朝堂上的官员们知道这是太后跟陛下又较量起来了,原本新帝刚刚继位朝纲不稳,原本先帝的旧臣就举荐太后垂帘听政,来稳定朝纲。 如今大局已然稳定,太后却把持着朝纲迟迟不肯退去。 这让那些个举荐的老人心也是叫苦连篇,这叫什么事啊!真是应了那句古话请神容易送神难啊!早知今日他们当初就不该举荐让太后垂帘听政。 现在太后不肯退去,皇上难保不会迁怒于他们。 皇上心里虽然不悦,却也不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太后下不来台,“那就宣吧!”心里憋屈得不行,他这把年纪了还弄个太后在他头顶上站着,心里自然是不舒服的 “宣,谏院侍御史齐衡上殿。” 齐衡上殿后连忙跪在皇上跟前行礼,“臣齐衡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皇上心里冷哼,原本因为齐家跟荣家结了姻亲,在荣家犯事被满门抄斩后,齐家也只有一个荣飞燕被斩首了,齐家在汴京也是百年大族,他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所以并没有对齐家赶尽杀绝。 不过他最看不起齐家人的做派,在知道荣家参与谋逆之后便自动将荣飞燕交了出来,还事先休弃了,这让皇上心里很膈应齐家。 所以就算没有动手除掉他们,也看不上他们一家人如此小人行径。 没想到齐家因为他的冷落而选择投靠了太后。 在想着平宁郡主从小是在宫里由太后抚养长大,又觉得他们齐家投靠太后也是合情合理的。 “平宁郡主之子果然不凡哪~”明眼人都听出皇上话里话外都带着嘲讽, 齐衡丝毫不在皇上对他的看法,这段是时间他早就受够了,受够了那个公子哥的白眼,他知道自己一但选择投靠了太后就彻底得罪皇上了。 不过这些他的不在乎,既然皇上看不起他们齐家,他们除了投靠太后也没有别的出路了,既然投靠了太后那就必定要得罪皇上。 “陛下,臣齐衡有奏。” “说吧!” “逆王谋逆逼宫,滥杀无辜勾连甚广,臣主张详细审阅,逆王府抄出的账册将上面有应酬来往之人,一一传讯问话。”他这么说就是像皇上还有太后表面决心,当初荣家勾结兖王逼宫,他们齐家是不知情的。 他娶荣贵妃的妹妹都是迫于无奈,又怎么会跟荣家那些勾结在一起呢? 所以他底气很足,齐国公府不怕查。 “陛下,臣认为不妥,此举虽无遗漏,却也有矫枉过正之嫌,应平正凿实,一一查来。”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齐衡打断了。 他儿子不是多次嘲笑他是乱党吗?那就查一查看看究竟谁才是乱党,“若不肃清重判震慑众人,恐怕日后会有人效仿在生事端。” 王大人冷笑一声,“殿上诸公,都对逆王党羽恨之入骨,但怎么瞧着小齐大人还要广开连坐之法?”他齐家办的那点事,谁人不知?他还好意思口口声声在皇上面信誓旦旦。 “彻查逆当是为了朝纲稳固,清肃余孽,便是杀了半个朝堂的官员于我有什么好处?” 王大人想上去与齐衡争辩,要说连坐他们齐家就应该第一个被牵连,若不是陛下慈悲,他们以为休掉荣飞燕就能撇开关系?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太后给打断了,“我看齐衡的法子不错,他人公正,忠直,这事就交给他去办吧!盛长枫从旁协助。”盛长枫原本安安静静的站在角落看戏,没想到突然被太后点名了。 盛长枫连忙出来,“臣盛长枫谢陛下谢太后。”好端端的太后什么要他协助齐衡? 让他被搞得一头雾水。 下了朝,他连忙拦住顾廷烨求他帮自己解答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