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蒜面条就成了。
有点儿辛辣,但是却相当爽口。
见到吴静安这么吃饭的大家马上相信了陈三娘刚刚说的话。
毕竟,大家家里面没钱买菜的时候,也是这样吃的。
不过这样吃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太干了。
太干的话,面太少就容易吃不饱饭。
还是汤面条比较好吃,一口面条一口汤,面条哪怕少一点儿,多喝点儿面条汤也能填个半饱。
吃完了之后,吴静安就带着几个孩子们打道回府。
很快,又到了府试的时间。
之前,张承志在蓝山书院以一己之力让曹山长败落,已经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尤其,那个《师说》和《劝学》一出,谁不感叹?
而且,还有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知道了什么《弟子规》之类的东西,更是把这件事情推上了顶峰。
之前还有人人前背后酸张承志,说他走了狗屎运才能被顾老爷子看上。
可如今,谁还能小瞧了他?
以前大家都只觉得张家就是一个小商户,爹早死,娘经商,没什么大能耐。
可如今在所有人的眼中,那张承志的爹哪儿是什么破落秀才,这分明就是经天纬地的大才。
之所以寂寂无名,无非是看透了这个世界,想要当个隐士。
之所以去战场上弃笔从戎,无非就是想要用自己的死来警醒世人。
吴静安听到这个传闻的时候,愣了好久。
最后嘴角狠狠的抽搐几下。
可以叭!
反正什么都不说,自然会有人把这些给脑补出来的。
脑补的人真牛逼。
脑子是个好东西,她好想要大家都有呢!
只可惜,有人就是欠缺那么点儿。
不过,这个也是一件好事儿。
张承志的名声比之前更响亮了几分。
名声好是个好事儿,也是一个坏事儿。
好事儿在于,张承志坐实了自己的身份,声名大噪的话总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可坏事儿也在于此,送到张家的帖子越来越多。
尤其在府试之前,大家都有些浮躁。
浮躁的话,大家就喜欢呼朋唤友去青楼坐坐,听人唱唱歌谈谈曲儿,再不然晚上就不回去了,跟人家美人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可一次两次还可以,多的话,张承志直接推了。
尤其,大家都以邀请到张承志为荣,甚至还有人过来故意挑衅,又或者故意让他留下诗词歌赋和墨宝,再不然想要让他针对朝政时局说出自己的想法。
吴静安碰到了一次,忍不住扶额。
这又不是去理发店,还说出你的想法?
离谱!
之后,就直接帮着张承志推了所有的帖子。
理由很简单。
张老夫人病了!
得了一种府试不考完就不会好的病。
不过,和之前县试不同的是,从他们县里面出来的学子这一次都有了之前的经验。
他们一个个跑到了张家小铺,点名了要买应试的方便食物。
而且,让他们更开心的是,张家小铺竟然提前准备了不少,只要交了定金,可以提前过来取,一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