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全。
北战重工业区于十一月二十日,正式开工。
建造的位置选在了武州景府,即原来景国的位置。
江南、江北两大行省的重工业区,为了掩人耳目,都建造在隐匿的山脉。
而北战重工业区则与之完全不同,选址在了景国的一片平原。
这片平原就是之前武律云与武国交战的战场,如果往下挖说不定还能挖到骸骨。
选址在这片平原,主要还是因为周围没有大型城池,只有一些零星村落。
北战行省不比南方,这里的百姓早就适应了陡峭山脉,甚至一些城池是建造在山上。
除非是一些极为陡峭和偏僻的山脉,基本上整个北战行省的山脉周围都有城池屹立。
因此反倒是这片曾经是战场的平原,作为建造重工业区再合适不过。
为了建造北战重工业区,云帆分三批总共招募了两万劳工。
除了每天劳工的口粮,云帆还会在北战重工业区竣工后,每人发三两白银,作为酬劳。
如果在施工中有劳工身亡,云帆还会给身亡劳工的家属十两白银作为补贴,可以说是仁义至尽。
在修建重工业区的同时,云帆也开始趁机打造第二个研究所。
随着大铭科研的不断发展,对高级工匠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底层工匠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
在此之前,云帆就有了建造大铭研究院分院的设想,只不过因为被动或主动的战争,迟迟没能变成现实。
现在北战重工业区开始着手建造,刚好可以趁机在北方建造一个分院,还能扩大朝廷在北战行省的影响力,简直两全其美。
分院的底层工匠好解决,只需要在当地的法家学院进行招募即可。
只是这高级工匠,却是让云帆有些难办。
所谓高级工匠,即是指能够独立进行产品或理论研制的工匠,相当于是前世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只不过叫法不一样。
整个大铭研究院有上万人,高级工匠却连上百人都不到,而且各个都身兼要职,并拥有一众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此,云帆只能在全国重新招募能人志士,并着手将大铭研究院一些暂时没有研究项目的高级工匠说服,让其去分院担任重职,并承诺其给更高的待遇与荣誉。
最后,云帆选择了十几个在研究院算是边缘的高级工匠。
这些高级工匠因为各种原因,受到研究院的排挤,久久不能接到一个研究任务,郁郁而不得志。
在得知云帆要交给他们一个如此重大的机遇时,欣喜若狂,毫不犹豫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