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由古振明统治的农业州,对工厂的开设有着非常之大的抵触。
但深州的土地兼并,是全国甚至整个九州最不严重的。
因为当初古振明起义,就是靠杀地主才笼络的人心。
这么多年过去,古振明的领导班子即便出现变质,再次出现土地兼并的情况,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深州抵触工厂进入的原因,不会是土地兼并。
那会是什么呢?
云帆想了很久,最终灵机一动,忽然想到深州肥沃的土地,与之大部分被古振明解放生产力的农民。
几年前,古振明将整个深州绝大部分的农民从地主手中解放了出来,并让其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虽然因为简单粗暴,并且没有计划纲领。并没有产生较好的成效,反而使得不少良田荒废,但这依旧是使不少农民受益。
而这些受益的农民,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已经安居乐业生活了好几年。
再加上朝廷本身就支持土地国有化,古振明有很配合,将土地从法理上交给朝廷,通过几年稳定发展,深州已经有将近七成的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如此一来,云帆之前的设想,在深州就被从根本上推翻了。
深州没有地主的压迫,农民本身就安居乐业,既然如此,天生保守的小市民,又怎么会去尝试接受工厂这个新事物呢?
何况,工厂的出现本就是会对手工业进行毁灭性打击,许多靠着手工业生存的家庭,必然会因此导致收入大大降低。
如此一来,深州百姓对工厂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在弄明白原因后,云帆迅速调整了对深州的计划。
除了原本的减税福利外,云帆还对深州的工厂制定了另一个福利,那就是加薪。
只要工厂每招一个人,朝廷就会多发放十两白银,作为这名工人第一年的工钱。
要知道,十两白银在工厂相当于是一名工人两年的收入,而这还只是朝廷的补贴。
也就是说,这名工人在第一年可以拿到三年的工钱。
这种补贴是针对工人的,当然,作为逐利的商人,必然会有很多工厂主钻这个空子,为了这点补贴疯狂的招收工人。
云帆不怕工厂主骗补贴,反正现在没有战事,朝廷不缺这点钱。
相反,有了这些骗补贴的工厂主,工人的概念还会因此在深州快速传播,依旧在履行补贴原本的作用。
补贴计划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深州实施,而直到七月份,整个深州才差不得都开始执行这份补贴计划。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不方便的地方,政令不通,一个计划实施往往要以月为单位。
好在下级官府也只需要履行,而且迫于皇命最不济也是阳奉阴违,而有暗衣堂的监视,云帆也能将之全部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