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普鲁军团长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后续援军赶来后,立刻就派出整整一个师团增兵许家府邸。
这个时候,双方的争夺范围已经完全不仅限于许家府邸了,而是随着双方兵力的增加,扩大到了整个立忠街,甚至是整个西城区。
鲁古斯人作为守方,总归占据了地利,所以在派大军争夺立忠大街的同时,也在派小股部队蚕食普鲁军团在西城区临时构建的防线。
战斗越来越激烈,仅许家府邸普鲁军团就投入了一整个第二师团和半个第一师团,而且还在不断增兵。
鲁古斯人没有明确的建制,但根据普鲁军团的哨兵粗略统计,也有将近三万五千大军在陆续投入。
立仁、立义两街的战斗虽然远不比立忠街的激烈,但双方于两街附近的居民区的兵力投入,却都远要高于立忠街。
如普鲁军团,在立仁街就先后投入了第三、第四两个满编师团,以营为单位向北城区缓慢推进。
两个师团,足足两万的兵力,就算是堆在一起为足能占满整个立仁街。
鲁古斯人没有对忠仁街进行成规模的反攻,但在北城区构建了一道严密无比的防线。
鲁古斯人构建的防线并不是用大军构成人墙,而是五人一组潜伏在居民区的房屋内,只要发现敌军,就会打下冷枪,转身就跑。
鲁古斯人虽然同样是入侵者,但比普鲁军团早来几个月。
对津泽城的地形不说是了如指掌,至少也能在如迷宫般的胡同分清东西南北。
在鲁古斯人这种防御方式下,普鲁军团的两个师团迅速陷入了战争泥潭。
即便分散成了只有一百人的营级单位,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普鲁步兵营比起五人一组的鲁古斯人,行动起来依旧显得无比笨拙。
立义街比起忠仁街就要惨烈很多了,普鲁军团派出了第五、第六两个满编师团,其中第五师团直接在立义街与发生正面激战,枪炮声划破寂静夜空,不绝于耳。
第六师团则以千人级别的团级单位,从两侧以钳形对南城区发起突袭,意图撕开鲁古斯人的防线。
但第六师团同样遇到了第三、四师团在立仁街的麻烦,居民区无处不在的鲁古斯人让普鲁士兵防不胜防。
但第六师团是以团级单位进行的突袭,目的在于迅速突破与撕裂敌军防线,而非有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意图的缓慢推进。
所以,第六师团直接将耳边时不时传来的冷枪置之不理,继续快速行军,力图用最快的速度撕碎鲁古斯人的防线。
战争打的激烈而又漫长,一直到了天蒙蒙亮,作为进攻方的普鲁军团才是取得重大战果。
在第五师团拖住鲁古斯人主力的情况下,第六师团下属的十个团级单位将鲁古斯人的侧面方向全面击溃,并对鲁古斯人在立义街的主力形成合围,与第五师团共同开始了对鲁古斯人主力的歼灭战。
这一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随着鸡鸣破晓,鲁古斯人在立义街的最后部队也终于停止了抵抗,缴械投降。
普鲁军团对这些俘虏没有丝毫怜悯,全部就地格杀,即便这会让鲁古斯人在日后的战争中激烈反抗,誓不投降,但这对于身为世仇的两国而言,不过又是一笔微不足道的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