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余老二是个傻直男(1 / 1)

这姑娘余老二认识,两人是小学同班同学。 不过上学那会儿,男女同学都分开玩,两人虽然小学同班五年,真正说话却没几次。 而且姑娘小学毕业就没继续读了。 两人谈不上有多熟。 她自来熟的坐到余老二旁边,用手扇着风,没话找话的说:“天气好热啊!” 两人距离挺近的,余乐阳挪到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她又问:“余乐杰,听说你考上市师范了,是真的吗?” 余老二看着远处的山头,点了点头:“是考上了。”虽然他已经决定读高中,放弃师范了。 不过这姑娘又没问她要读什么学校,他也懒得解释。 姑娘一副羡慕的语气,说:“好羡慕你啊!上完两年中专,就能直接当老师了。要是我当初继续读下去,你说我有没有可能,也考上师范?那样我们就能继续做同学了,放假一起回家,也能有个伴。” 这姑娘都说得这么明显了,可惜余老二是个傻直男,完全听不出她话里的暗示。 他不冷不热的说:“谁知道呢!”随即,他擒起背篓,就继续割兔子草。 这姑娘叽叽喳喳话挺多,挺烦人的。 他宁愿继续干活,耳根子清静点。 那姑娘见余老二越走越远,跟了上去,也帮着扯兔儿草。 眨眼间,背篓就满了。 余老二掂了掂背篓,说:“我割够了,要回家了。” “你等等。”姑娘忽的叫住她。 余老二回头看着她:“你还有什么事?” “这个给你。”姑娘忽然冲上来,把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塞他手时在,转身就跑进了玉米地。 余老二拿着鸡蛋莫名其妙。 鸡蛋是难得的营养品,余老二可不敢收。 他朝姑娘消失的方向,喊了一声:“鸡蛋我不要,给你放石头上了。”说完,他放下鸡蛋,就朝另一个方向下山了。 直到余老二走远,那个姑娘才从玉米地后面走出来。 她看见放在石头上的鸡蛋,气哼哼的跺了跺脚:“什么嘛,一个大木头!” 随后,她捡起那个鸡蛋,气呼呼的回家去了。 余乐阳到食品厂后,如往常一般跟大家打招呼,今天的工人格外热情。 一开始她还有点发懵,不知怎么回事。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后知后觉明白过来,是因为什么。 她无奈苦笑,余老二上个师范,大家没必要这么夸张吧! 她趁着还没上班,就跟人说起换鸡蛋的事。 立刻就有大妈说她家里攒着蛋,跟她换。 等到下午她把鸡蛋拿过来时,多给她塞了两个。 还好余乐阳数了数,把两个鸡蛋的钱补上。 对方还不肯收:“两个鸡蛋而已,老二念书那么辛苦,给他补补身体。” 余乐阳就虎着脸:“你要是再这样,以后我就不敢跟你换鸡蛋了。” 那人才嗔怪了她一眼,说:“就两个鸡蛋的事,你还斤斤计较。真是的。” 余乐阳受不了食品厂里的气氛,把工作交待下去,就去大队部开会,讨论关于养鸡的事。 养鸡的地方先在竹林,并在竹林外面建一个鸡棚。 白天把鸡放进竹林里去散养,晚上就收进鸡棚。 这样一来,竹林外围,就得编栅栏,拦起来。 既是防鸡跑出去,也是防人跑进去。 这一块儿,就交给副业组长根叔去负责。 鸡崽崽和饲料才是燃眉之急。 现在人才吃个七分饱,米糠麦麸都得留给人吃,哪里有多余拿来喂鸡!不过米糠和麦麸分粗细,细的人吃,粗的一般都用来做饲料。 余乐阳让林富生有空跑一跑公社、县城的粮站。 目前当务之急是鸡崽崽,这东西不好弄。 现在养鸡有指标,每户人家多少个人,才能养几只鸡。 大家自然不肯养公鸡,而是都选择养能下蛋的母鸡。 生出来的鸡蛋不仅能自家吃,还能拿去公社换钱,买火柴盐巴。 以至于金桂大队几百户人家,竟然找不出一只公鸡。 没有公鸡,鸡蛋就没法受精,没受精的鸡蛋就孵不出小鸡。 孵不出小鸡,他们的养鸡场就开不起来。 前期,他们可以去畜牧站订一批鸡崽子。 但是畜牧站的鸡崽崽数量有限,不仅要花钱的,还不一定能保证是母鸡。 最划算的办法,还是买一批鸡崽子,再自己孵一批。 这事儿就交给李胜利。 李胜利人脉广。 他打算去畜牧站借几只大公鸡。 若实在没有,他就只能跑到市里的养鸡场,去买两只成年的公鸡回来,解燃眉之急。 随后,他们又谈了一下,食品厂新品开发的事。 余乐阳先问了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看向余乐阳。 余乐阳叹了口气,无奈的把自己的计划,跟大家交了个底。 大家听后,都没有异意,让她放心按计划去做。 安排好各自的任务,他们就分头行动。 余乐阳回食品厂,安排工人下一步计划。 王屠夫案子,距离出公告还有一段时间,余乐阳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研发新品。 最后一批桑葚果酱,上午就做完了,下午全体工人大扫除,都等着下一步指示。 “接下来,咱们就开始生产笋干和腌笋吧。”金桂大队那么大一片竹林,每年出不少新笋,不挖来晒成笋干,实在可惜了。 现在鲜笋都卖不出价,到了冬季,少时蔬的北方,肯定很受欢迎! 腌笋家家户户都有做,并不难。 笋干大家没做过,但是是简单,一教就会。 余乐阳把这事儿交给柳叶负责。 余乐阳则带着胡山,一起研发新产品。 就在余乐阳忙活的时候,益民县农技站内,余白露也见到了一个老熟人。 周大兰在余白露上班后,第一次来她工作的地方找她。 当初余白露被余乐阳打了两鞋把子,她一点后续动作都没有,不是她大度不计较,而是明智的选择了蛰伏。 周大兰就是她留在大队的眼线。 如今周大兰找上门来,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两人在办公室内假模假样的聊几句闲,就找借口离开了办公室。 来到坝子后面的大树下,余白露问周大兰:“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