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皇宫,养心殿,烛火通明。
萧战正在烛光下批阅奏章。
这时,一个奏章引起了萧战的注意。
“大名府边关守将程铁牛所奏。”
萧战看了半晌,眉头一皱,放下了奏折。
程铁牛信上所说,大名府一带因为朝廷对塞北实行的经济封锁政策,这一年来民生疲惫,因为不能与塞北胡人通商,百姓颇有怨言……
看到程铁牛的奏折,萧战眉头紧锁。
北部边境一带与胡人通商,边民可低价得到牛羊马匹,然后运到内地转卖好价钱。
大赢对塞北进行了经济封锁,虽然粮食与铁器无法进入塞北,但是塞北的牛羊和马匹也无法再进入大赢。
边境地区百姓生活日益困苦,这么看来,这对胡人的经济封锁倒似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萧战缓缓起身,负手而立,目光看着窗外,心中思量着这经济封锁是否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就在这时,只觉身上一瞬,却是于婉清将一件龙袍偏披在了萧战的身上。
“帝君为何事烦忧?”
萧战眼睛一扫桌上的奏折道:“还不是这奏折闹的?对塞北胡人进行经济封锁,确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两败俱伤的办法啊。”
于婉清取过奏折一目十行看了一遍,随后缓缓道:“帝君,臣妾倒是以为,这经济封锁还要进行下去。”
萧战诧异问道:“姐姐为何这么说?”
“帝君,从长远看,大赢的经济实力远在塞北胡人之上,无论是人口还是粮食产量,经济富庶度,大赢比塞比多出多出十倍不止。
大赢地大物博,这些损失对大赢总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其它各地也可以经济支援边境地区。
时间一长,胡人必然最先支持不下去,到时,就是我大赢夺取塞北的良机。”
萧战满是赞赏的看着于婉清,没想到她竟然有这么高远的见识,句句话切中要害。
不要说是女子,就是男子能及得上于婉清的也是极少。
不愧是他的贤内助!
萧战思索后认可道:“姐姐所言极是,以边境一隅之地的损失换来塞北经济倒退,实力大减,这的确值得。”
于婉清又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禁止铁器出售给胡人,胡人刀枪损失后就无法补充;禁止粮食给胡人,胡人的百姓就要挨饿;
现在塞北动乱,胡人相互撕杀,百姓苦不堪言,若是冬季再赶上雪灾,那这些胡人就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只能向我大赢俯首称臣。